在2025云栖大会杭州主会场,阿里巴巴集团CEO兼阿里云智能集团董事长吴泳铭宣布,集团将在前期3800亿元投入基础上,进一步加大云与AI基础设施的资本开支。这一决策源于今年2月公布的三年期投资计划,旨在构建全球领先的智能算力网络。
据吴泳铭透露,到2032年阿里云全球数据中心能耗规模将增长10倍,这标志着其智能算力网络进入指数级扩张阶段。资本市场对此反应积极,港股阿里巴巴股价当日出现明显拉升,截至收盘报167.7港元/股。
在技术路线图方面,吴泳铭提出两个颠覆性判断:大模型将演变为下一代操作系统,AI Cloud架构则构成下一代计算机形态。他特别强调,这种变革并非简单替代现有Windows或Linux系统,而是通过大模型实现物理世界与数字世界的深度交互。"未来所有连接现实世界的工具接口,都将通过大模型系统进行任务调度。"
关于人工智能发展路径,吴泳铭认为通用人工智能(AGI)的实现已成确定性事件,但这仅是技术革命的起点。他描绘了更宏大的愿景:通过开发自我迭代的超级人工智能(ASI),解决气候变迁、能源危机、星际探索等人类重大挑战。这种技术演进将催生远超全球人口数量的智能体(Agent)和机器人,形成与人类协同工作的新型生产力生态。
在应用场景层面,吴泳铭预测智能体与机器人的普及将深刻改变社会运行模式。这些具备自主决策能力的数字实体,不仅能处理重复性劳动,更将在科研、医疗、教育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推动人类文明进入智能协作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