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一名X平台(原Twitter)用户曾公开表达对深度伪造技术的担忧。该用户指出,未来一两年内,恶意用户可能利用AI生成以假乱真的虚假视频,伪造他人言行,而现有技术手段难以有效识别。这一言论引发广泛共鸣,凸显了公众对技术滥用的焦虑。
针对这一现状,马斯克在回应中透露,Grok将通过解析视频比特流中的AI特征,结合互联网搜索追溯内容源头。他强调,新功能不仅能识别压缩异常或生成模式中的细微矛盾,还能通过交叉比对元数据、传播路径及网络痕迹,构建完整的真实性验证链条。
据Grok团队介绍,该系统对AI生成痕迹的识别精度远超人类视觉。例如,某些压缩算法在处理AI生成内容时会产生特定异常,而传统方法难以捕捉这些差异。通过机器学习模型,Grok能够精准定位此类特征,并进一步分析视频的传播轨迹,判断其是否经过篡改或恶意传播。
自2023年发布以来,Grok已成为马斯克在AI领域对抗OpenAI和谷歌的重要工具。今年早些时候,xAI与X平台完成深度整合,Grok不仅承担起事实核查的任务,还计划替代X现有的内容推荐算法,为用户提供更个性化的信息流。马斯克还以Grok为核心,推动“Grokipedia”(Grok百科)项目,试图打造一款维基百科的替代品。
在功能扩展方面,Grok近期推出了视频生成器,允许用户创建AI生成内容。此次新增的溯源功能,则被视为对生成技术滥用的制衡手段。马斯克表示,技术发展应兼顾创新与责任,Grok的升级旨在构建更可信的数字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