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最新发布的三季度经济数据引发广泛关注。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01.5万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在全球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这份成绩单凸显了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纵向对比来看,我国经济总量在2020年首次突破100万亿元大关。而今仅用三个季度就实现了相当于"十三五"末全年经济总量的突破,这种跨越式发展充分展现了经济提质增效的显著成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在超大规模经济体中保持5.2%的增速,其难度和价值都不容小觑。
从国际比较视角观察,我国经济表现同样亮眼。三季度35.5万亿元的经济总量,已超过全球第三大经济体2024年全年的预期规模。在全球主要经济体中,这样的增长水平位居前列,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
在宏观数据"稳"的背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进"同样引人注目。前三季度,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29.8%,服务机器人增长16.3%,动车组产量增长8.6%。锂离子电池制造行业增加值增长29.8%,船舶制造增长22.9%,电机制造增长17.1%。这些数据表明,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质生产力正在加速转化为现实生产力。
消费市场的活力持续释放。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5%,较上年全年提升9个百分点。截至9月10日,全国汽车以旧换新申请量突破830万份,日均申请量超过3万份。文体旅融合发展成效显著,"苏超""村超"等新型赛事带动地方经济,泡泡玛特等中国潮玩品牌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
绿色转型取得实质性进展。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9.7%,锂离子动力电池增长46.9%,太阳能电池增长14%。风力发电和太阳能发电量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全球一半以上的新能源汽车行驶在中国道路上,中国正引领全球绿色低碳发展潮流。
多项先行指标显示经济向好态势。9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连续两个月回升,10月上旬重要工业品价格继续上扬。中秋国庆假期国内出游达8.88亿人次,各类文体活动人气旺盛。这些积极因素为全年经济画上圆满句号奠定了坚实基础。
当前,中国经济平稳运行的主基调没有改变,高质量发展的态势持续巩固,经济韧性和发展潜能充分显现。面对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这艘巨轮正以稳健的姿态驶向新的发展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