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商务部释放理性信号:中美经贸博弈中,互利共赢或成破局关键

时间:2025-10-26 15:25:41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近期,中美第五轮高层经贸磋商在马来西亚吉隆坡拉开帷幕。商务部公开表示,中美有能力找到解决彼此关切问题的有效途径。这一表态并非泛泛之谈,而是在双方经贸摩擦不断升级的背景下作出的理性回应。尽管美方此前威胁将于11月1日对中国商品加征100%关税,但仍派出财政部长和贸易代表参与谈判。与此同时,中方在加强稀土出口管制的同时,也与美方就TikTok问题达成了一些合作框架。

此次谈判恰逢东盟峰会召开,议题直指双方核心关切。美方希望确保稀土稳定供应,并要求中国增加大豆进口;中方则明确要求美方取消关税威胁,停止对中国企业的无理打压。商务部的表态实际上是在向各方传递一个明确信号:对抗并非唯一选择,通过谈判解决问题才是正道。

有人认为中方“可以找到办法”的表态是示弱,实则不然。这恰恰体现了中方的自信与理性。美方多次威胁加税,但美国企业,尤其是农场主,早已深受其害。大豆库存积压严重,原本出口到中国的部分超过一半只能转向南美市场,利润大幅下滑。军工企业也面临困境,若中国加强稀土管制,其导弹和芯片生产将受到严重影响。中方深知,美方的威胁更多是“虚张声势”,而非真正的行动。

此前,美方将超过千家中国企业列入管制清单,中方则采取了加强稀土出口管控的反制措施。虽然并未完全断供,但精确管控为谈判留下了空间。商务部的表态实际上是在告诉美方:中方有反制的能力,也愿意坐下来谈判解决问题,但威胁不能作为谈判的筹码。

美方近年来常用的策略是先加税、实施管制,制造紧张局势,再通过高官谈判提出条件。然而,这种手段已逐渐失效。美国商界,甚至包括农场主,都公开反对加税,认为这会使美国企业先遭受损失,影响生活和生计。商务部的表态实际上揭示了美方的套路:既想施加压力,又担心后果。与其不断拉锯,不如采取务实态度解决问题。毕竟,在9月的马德里会谈中,双方已经就减少投资障碍和解决企业问题达成了共识。

“解决彼此关切”并非单方面妥协,而是寻求双方都能接受的平衡点。美方要求中国提供稳定的稀土供应,因为中国在全球稀土市场占有80%的份额,美国的电动汽车和军工产业依赖这一资源。中方并不反对供应,但要求美方不要利用稀土作为打压中国企业的工具。美方希望中国增加大豆进口,但加税措施已使南美市场占据了中国市场。要想重新赢回市场,美方必须取消不合理的关税。中方在TikTok问题上展现了灵活性,与美方就数据安全问题达成了合作框架协议,证明只要尊重企业意愿,双方可以找到解决办法。

中美经贸合作是互补的,双方的目标并非对抗,而是寻求互利共赢。过去几年,中美经贸摩擦虽然没有完全分出胜负,但双方都付出了代价。美方加税导致国内物价上涨,中方则加大了产业链自主可控的投资。接下来的关键是,美方是否能够真正放下威胁,取消关税恐吓、停止打压中国企业。如果美方能够做到这一点,中方自然也会在稀土供应、大豆进口等问题上作出回应。毕竟,从1979年到2024年,中美贸易额从不到25亿美元增长至近6883亿美元,正是依靠双方的互利合作,而非单纯的对抗。这场谈判才刚刚开始,但它已传递出一个重要信号:大国之间的博弈,永远可以比“硬碰硬”更有智慧、更具解决之道。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