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日举办的“2025全国文旅上市公司上海行——企业招商恳谈对接会”上,祥源文旅董事长王衡针对当前中国文旅市场的转型趋势发表了深度见解。他指出,行业正经历投资逻辑重构、运营模式革新与消费需求升级的三重变革,呼吁企业构建“文化IP+旅游+科技”的融合发展新范式。
王衡用“冰火两重天”形容当下市场现状:一方面,节假日旅游人次与消费总额持续突破,爆款产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传统旅行社利润空间压缩、高端酒店空置率攀升、5A级景区票价增长乏力。他将这种矛盾概括为行业的“变”与“辩”——前者指向消费者认知、客群结构、产品形态与运营逻辑的深层调整,后者则关乎产业方向与资本路径的重新选择。
在投资维度,王衡观察到行业正从“重资产堆砌”转向“IP价值挖掘”。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文旅领域发生12起重大并购,涉及金额超300亿元,较2024年增长2.4倍。资本不再盲目投入硬件设施,而是聚焦具备流量运营能力的IP资产。运营层面则从“规模扩张”转向“精准服务”,游客需求从“观光打卡”升级为“场景体验”,例如祥源文旅在齐云山打造的“复古游齐云”项目,通过沉浸式剧情设计让传统文化与游客产生情感共鸣。
消费端的变革更为显著,王衡提出“心价比”概念取代传统“性价比”。以齐云山自由家树屋世界为例,单价过万元的树屋产品在中秋国庆期间提前售罄,其核心卖点并非住宿功能,而是“树顶观云”带来的精神疗愈价值。这种转变倒逼企业重新定义产品逻辑,从资源争夺转向价值创造。
面对行业变局,祥源文旅启动战略升级,从“资源依赖型”向“产业服务商”转型。在产品创新方面,公司通过场景化改造激活在地文化,如将齐云山道教文化转化为可参与的互动体验;在服务输出领域,年内新增10家景区托管项目,以轻资产模式输出专业运营能力;科技赋能层面,不仅推出“祥源旅行”数字化平台,更成为全国首个在景区落地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游览的企业,为游客提供“上帝视角”的观景体验。
对于未来发展趋势,王衡强调三大机遇:AI技术将重构文旅消费场景,低空旅游等新兴赛道具备先发优势,生态化合作将成为主流。他呼吁行业摒弃“零和博弈”思维,通过景区联盟建设、企业资源互补、政企协同创新等方式,共同培育“共生型”产业生态。此次活动由上海市文旅局主办,吸引了全国文旅上市公司、投资机构及智库专家齐聚上海,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