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马斯克推Grokipedia太空保存计划,为人类文明知识留存筑牢保障

时间:2025-10-30 15:46:10来源:快讯编辑:快讯

埃隆·马斯克近日通过社交平台宣布,其旗下人工智能企业xAI推出的开源百科全书“Grokipedia”将采用特殊方式实现永久保存——项目团队计划将知识库刻录于耐久性极强的氧化物介质,并通过航天器分阶段部署至地球轨道、月球表面及火星周边。这一举措被描述为“为人类文明构建跨星球知识备份系统”,旨在应对潜在全球性风险,确保核心知识体系得以延续。

据技术团队披露,Grokipedia V0.1版本发布后同步公开了该计划细节。项目采用三层存储架构:基础层为地球同步轨道卫星群,中间层部署于月球静海基地,终极备份点则设定在火星轨道。马斯克在声明中强调,这种“多节点冗余设计”可抵御单一行星灾难,其存储介质经特殊处理后预计保存周期超过十万年,远超现有数字存储技术的极限。

对比历史上的类似尝试,此次计划展现出显著突破。1977年NASA发射的“旅行者金唱片”仅携带116张图像与55种语言问候,而Grokipedia的目标是构建包含数十亿条目的动态知识库。项目负责人透露,当前版本已收录超过2.3亿个经过交叉验证的知识节点,涵盖从基础物理到前沿科技的全部人类认知领域,其数据量相当于传统百科全书的千万倍。

该系统的技术架构引发关注。不同于依赖人工编辑的维基百科模式,Grokipedia采用xAI自主研发的Grok模型进行实时内容生成。通过分析全球互联网数据,系统能自动识别并整合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运用多维度验证算法剔除偏见性内容。开发团队演示显示,在气候变化、疫苗研发等争议性话题上,该平台提供的内容比传统百科更具客观性与时效性。

机械学习领域的专家指出,Grokipedia的进化能力源于其独特的“知识蒸馏”机制。系统每24小时自动更新30%的内容,同时保留历史版本形成时间轴。这种设计既保证了信息的准确性,又避免了人为干预可能导致的认知偏差。马斯克在技术研讨会上透露,测试阶段系统已展现出超越人类编辑团队的处理效率,单日处理的信息量相当于全球所有图书馆馆藏的总和。

目前,项目团队正与多家航天机构协商发射计划。首期工程预计在2026年前完成地球轨道部署,月球与火星节点的建设将与SpaceX的星舰计划同步推进。技术文档显示,存储装置采用纳米级雕刻技术,在直径30厘米的金属盘上可存储超过10PB数据,且具备抗辐射、耐极端温度等特性。这项融合人工智能与航天技术的创新尝试,正在重新定义人类知识保存的边界。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