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深处,伽马暴作为自大爆炸以来最为震撼的天文现象,长久以来吸引着科学家们的密切关注。尽管已经观测到数千起伽马暴事件,但其真正的起源仍然笼罩在重重迷雾之中。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研究员袁为民,同时也是“天关”卫星项目的首席科学家,对这一领域的最新突破给予了高度评价。他指出,一项新的发现不仅有力地支持了磁陀星作为伽马暴中心引擎的假说,更为我们探索致密天体的物理性质开辟了全新的途径。
长久以来,科学家们对于伽马暴的起源一直存在两种主流理论。一方面,有理论认为黑洞是伽马暴的中心引擎,通过其巨大的引力迅速吞噬周围物质,形成吸积盘,进而驱动相对论喷流。另一方面,另一种理论则提出,中子星(特别是那些自转速度极快、磁场强度惊人的磁陀星)可能是伽马暴的真正源头。这些磁陀星的磁场强度,据推测是地球磁场的数万亿倍,足以释放出足以触发伽马暴的巨大磁能。
然而,要揭开伽马暴中心引擎的神秘面纱,并非易事。科学家们需要借助多波段观测和复杂的数据分析来寻找线索。例如,某些短伽马暴的X射线余辉光变曲线中出现的平台特征,曾一度被视为磁陀星作为中心引擎的间接证据。然而,这些推测始终缺乏直接的观测证据来加以证实。
近日,一个伽马暴的观测结果引起了科学界的广泛关注。这个伽马暴在伽马射线和X射线波段展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征。具体来说,其X射线辐射的持续时间明显长于伽马射线,且X射线的能谱与根据伽马射线能谱分布外推的结果存在显著差异。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伽马射线辐射消失后,X射线波段中出现了由磁陀星驱动的辐射成分,这一发现为磁陀星作为伽马暴中心引擎的假说提供了有力的直接证据。
作为“天关”卫星万星瞳载荷的实验模块之一,“莱娅”的发射升空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的正高级工程师凌志兴表示,“莱娅”不仅为万星瞳载荷提供了宝贵的在轨验证机会,还确保了其在未来实际运行中的卓越性能。
极目卫星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熊少林也对此次发现表示了高度赞赏。他指出,这是极目卫星继成功精确测量千年一遇的最亮伽马暴之后,再次发现的又一极端明亮的伽马暴。更重要的是,这个伽马暴首先由极目卫星发现,并及时向国际天文界通报,从而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联合观测,推动了天文学研究的深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