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钢铁业复苏缓慢:需求不振与成本双重压力下何解?

时间:2025-04-07 19:05:22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钢铁物流专业委员会发布的数据显示,3月份钢铁行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达到46%,较上月上升0.9个百分点,这是该指数连续第二个月出现回升。然而,尽管有所上升,该指数依然处于收缩区间,表明钢铁行业的复苏步伐依然缓慢。

这一复苏态势的不尽如人意,首要原因在于终端需求的疲软。根据我的钢铁网发布的分析报告,3月份制造业对钢材的需求同比增加了约1.5%,但受房地产市场拖累,建筑用钢需求同比下降约5%,整体需求表现不及去年同期。传统的需求旺季“金三银四”并未带来显著的市场回暖,多数下游项目资金未到位,导致用钢需求恢复缓慢。

钢价方面,2025年初的几个月里,钢价呈现出震荡态势,且出货不畅。全国螺纹钢综合价格从1月初的3476元/吨,到2月初降至3438元/吨,再到3月初反弹至3386元/吨,波动较大。重庆和成都等地的建材贸易商出货量也呈现下滑趋势,显示出市场参与者对短期价格波动持观望态度,采购行为趋于谨慎。

原材料价格的波动也对钢铁行业产生了不利影响。3月份,铁矿石、焦煤及焦炭等原料价格下跌,削弱了钢坯及成品的成本支撑,进一步压缩了钢厂的利润空间。受此影响,部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未完全释放,复产节奏受到抑制。

同时,钢铁行业的产量回升与库存压力并存。尽管1至2月粗钢产量同比下降1.5%,但钢材产量同比增长4.7%,显示出供应端存在结构性过剩。尽管3月份五大品种钢材库存开始回落,但钢厂去库压力依然较大,市场供应压力尚未得到有效缓解。

钢铁行业的复产节奏分化也是导致复苏缓慢的一个重要原因。受环保限产和检修等因素影响,部分企业的生产受到抑制,而节后需求恢复缓慢又导致钢厂复产步伐不一致。这种分化现象使得部分企业选择延缓增产以规避库存风险。

钢铁业复苏缓慢的影响已经传导至整个钢铁产业供应链。上游方面,钢铁业的缓慢复苏导致原材料采购收缩和成本波动,加剧了港口库存积压问题。中游方面,钢铁业复苏缓慢导致钢厂产能利用率低位徘徊与生产需求错配,使得中游生产环节流动性下降。下游方面,房地产市场尚未完全走出低迷状态,基建项目开工率不足,导致建筑钢材需求释放缓慢。

从整个钢铁供应链来看,钢铁业缓慢复苏造成的影响呈现出“上游收缩、中游滞胀、下游分化”的特征。这种影响带来的短期挑战包括原材料价格波动、库存积压及资金链风险等,成为制约中小型供应链参与者生存空间持续压缩的因素。

尽管如此,一些分析师认为,钢铁业的缓慢复苏也将催生一些积极的变化。例如,库存压力将倒逼企业进行精细化运营,利润压缩将驱动采购策略创新,区域分化将催生结构性机会等。这些变化将有助于推动钢铁行业在未来实现更加稳健的发展。

回顾过去,钢铁行业的快速发展主要得益于房地产市场和交通基础设施的快速发展。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低迷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平稳,钢铁行业也进入了发展缓慢的态势。未来,钢铁行业的发展态势将取决于整个经济运行的稳定情况,特别是实体经济的恢复情况。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