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核电热潮下的120万份简历:能源人才结构变局何时显现?

时间:2025-04-07 21:12:12来源:钛媒体APP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网络上掀起了一场关于校招的热烈讨论,焦点源自中核集团官方招聘平台“中核招聘”的一则消息。

4月5日,“中核招聘”通过官方微信发布了一篇题为《我们收到1196273份简历》的文章,文中附带了一个“星星眼”微信表情,宣布在放出1730个核心岗位后,共收到了近120万份简历。然而,这一消息迅速在网络上引发了巨大争议。不少网友质疑,如此低的“录取率”(实际为约0.15%,但中核集团在文中已澄清,实际投递简历人数为42万余人,非120万独立个体)是否暗示了某种“用工优越感”。同时,由于误解导致的1200余万毕业生中十分之一投向看似小众的核能领域的说法,也引发了诸如“120万份简历背后的血泪”、“中核招聘的就业奇观”等文章的广泛传播。更有网友翻出了过往关于“核二代”、“核三代”乃至“核四代”的宣传,使得讨论进一步延伸到就业门槛、人情关系等敏感话题。

面对舆论风波,中核招聘于4月6日晚发布了另一篇文章《感谢每一份信任,谨记每一份责任》。文中,中核招聘对广大网友和学子表达了感谢,强调了“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并澄清,中核集团2025届校园招聘的1730类岗位预计录用人数约为8000人,每位求职者可以平行投递20个岗位。文章最后,中核招聘承诺将认真对待每一份简历,倾听并记录每一位应聘者的声音,持续改进,用真诚搭建双向沟通的桥梁。

这场风波背后,也折射出我国能源结构和能源人才结构的深刻变化。我国核电事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截至2024年底,我国在运和核准在建核电机组共102台,装机1.13亿千瓦,已超越美国,成为全球核电第一大国。自2020年代起,我国核电进入新的景气周期,特别是在“双碳”目标提出后,核电作为无碳排放的清洁能源,再次受到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核电核准量持续增长,连续三年保持每年10台以上的核准速度,2024年更是增至11台,业内普遍预计,2025年仍将是核电发展的大年。

然而,核电的发展离不开人才的支持。尽管我国核能学科起步较早,且拥有如东华理工大学等历史悠久的核工业高等学府,但核能相关专业一直较为小众,开设相关专业的学校并不多。随着核电进入高速发展通道,人才供不应求的问题愈发凸显。教育部新版《职业教育专业目录》已将核工程与核技术应用列为重点方向,以应对“双碳”战略和核电复苏带来的挑战。

尽管如此,核能领域仍面临一些公众认知上的挑战。尽管现代核电技术已大为改进,安全性显著提高,但“高辐射”、“高危”等标签仍让不少人望而却步。核电工作往往需要在远离城市核心区的单独片区进行,这也成为一些求职者考虑的因素之一。然而,随着核能相关专业和项目的公众曝光度增加,以及工作机会和待遇的提升,这一“冷门专业”或将逐渐受到更多关注。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