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2025年上半年金融市场的激烈角逐,ETF(交易所交易基金)领域的竞争也迎来了阶段性的总结。根据Wind数据的最新统计,上半年ETF总规模一举突破了4万亿元大关,达到了4.31万亿元,相比去年年底实现了15.57%的显著增长。
在这波增长浪潮中,债券型ETF表现尤为亮眼,其规模在年内实现了120.71%的大幅增长,达到了3839.76亿元。尽管宽基ETF的环比增幅相对较小,仅为2%,但截至上半年末,其规模仍高达2.23万亿元,稳居ETF总规模的半壁江山。
从具体产品来看,上半年共有18只ETF的规模增长超过了百亿元。其中,7只股票型ETF尤为突出,主要以沪深300ETF等宽基产品以及机器人ETF等行业主题产品为主。这些产品不仅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也彰显了投资者对市场的信心和偏好。
在基金公司层面,上半年有16家基金公司的ETF新增规模超过了百亿元。其中,华夏基金以新增931.70亿元的规模高居榜首,其ETF管理规模也达到了7513.36亿元,稳居行业第一。这一数据无疑凸显了ETF市场的马太效应,强者愈强的趋势愈发明显。
在股票型ETF中,沪深300ETF华夏成为了上半年资金净流入最多的产品,基金份额增长了81.38亿份,净流入金额高达303.17亿元。华泰柏瑞、易方达、嘉实旗下的沪深300ETF也获得了大量资金的申购,净流入金额分别达到了153.25亿元、150.49亿元和117.7亿元。除了沪深300ETF外,上证50ETF、中证500ETF等宽基产品也备受投资者青睐。
与此同时,行业主题ETF也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华夏基金的机器人ETF在上半年净流入金额达到了104.09亿元,成为行业主题ETF中的佼佼者。易方达的人工智能ETF、富国的军工龙头ETF等也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大量资金流入港股市场,相关主题ETF的规模也出现了猛增。跨境ETF总规模在上半年环比增长了33.23%,其中富国中证港股通互联网ETF和工银瑞信港股通科技30ETF的规模增长尤为显著。
在债券型ETF方面,上半年整体呈现净流入态势。29只债券型ETF中有23只实现了规模正增长,合计吸金近1800亿元。其中,海富通短融ETF的资金净流入额居首,达到了194.03亿元。南方上证公司债ETF、华夏信用债ETF等也吸引了大量资金的流入。
债券ETF规模的快速增长背后,有多重因素在起作用。市场流动性和透明度的提高、低成本优势、监管框架的改善、投资者风险偏好的降低以及产品创新和多样化的提升,共同推动了债券ETF市场的蓬勃发展。
随着ETF市场的不断发展和竞争的日益激烈,各家基金公司的ETF排位也发生了变化。截至6月30日,华夏基金、易方达基金和华泰柏瑞基金仍位居ETF管理规模前三甲。南方基金、嘉实基金、广发基金等也跻身千亿级ETF管理规模行列。
从ETF业务增长的角度来看,上半年华夏基金无疑是最大的赢家,其ETF管理规模新增了931.70亿元。易方达基金和富国基金也紧随其后,规模增长分别超过了600亿元和500亿元。凭借在债券ETF领域的持续布局,海富通基金的ETF管理规模也实现了显著增长,正逼近千亿元大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