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英谷科技,这家备受瞩目的芯片设计公司,近日正式向港交所主板递交了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与中信证券共同担任其联席保荐人。这一举动标志着云英谷在经历了一系列资本运作波折后,最终选择了独立上市的道路。
回顾今年3月,云英谷曾一度接近被A股上市公司汇顶科技收购,然而这桩备受关注的交易却在短短数月内宣告流产。市场普遍认为,交易失败的主要原因在于双方对云英谷的估值存在严重分歧,汇顶科技希望以更优惠的价格完成并购,而云英谷的创始团队和背后股东则不愿“贱卖”。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3年初,云英谷就曾计划通过A股IPO实现上市,并聘请中金公司进行辅导。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财务状况的紧迫性,云英谷最终选择了转向港股市场。
云英谷的创始人顾晶,是一位拥有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院背景和哈佛博士学位的杰出人才。他在2012年毅然回国,创办了云英谷,专注于半导体显示芯片设计领域。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云英谷已成为中国大陆领先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企业,其产品广泛应用于高端智能手机和AR/VR头戴式设备等领域。
根据招股书显示,云英谷近年来收入持续增长,但亏损额也在不断扩大。2022年至2024年期间,公司收入分别约为5.51亿元、7.20亿元和8.91亿元,而年内亏损则分别约为1.24亿元、2.32亿元和3.09亿元。尽管云英谷在AMOLED显示驱动芯片市场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全球第五大厂商,但其财务状况的窘迫仍不容忽视。
云英谷在招股书中表示,此次IPO募集的资金将主要用于支持AMOLED TDDI芯片的研发及优化、拓展应用场景,以及支持Micro-OLED及Micro-LED显示驱动背板的研发及优化等方面。资金还将用于战略投资或收购等目的。
云英谷的股东阵容强大,包括红杉中国、启明创投、小米长江、哈勃科技、京东方科技和高通中国等知名机构。在IPO前,顾晶博士通过其控制的实体持有云英谷约13.03%的股份,而红杉中国则是云英谷的第一大外部股东,持股比例为6.33%。
尽管云英谷在芯片设计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其财务状况的窘迫和连年亏损的现状无疑将对其上市进程构成严峻挑战。市场将密切关注云英谷能否顺利通过港交所的聆讯,并在后续募资中取得理想成果。
云英谷的上市之路充满了波折和不确定性,但无论如何,这家芯片设计公司都已经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未来,云英谷能否在资本市场上取得成功,将取决于其自身的努力和市场的认可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