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海关人的创新实践:如何推动海南自贸港与中巴经济走廊跨境贸易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5-07-03 21:26:51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在近期举办的一场中外记者见面会上,国家新闻办公室聚焦“新征程上的奋斗者”,邀请了五位来自海关系统的杰出代表,共同探讨了他们如何扮演好“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国门卫士”角色。此次活动揭示了我国外贸在规模与质量双重提升背后的海关队伍默默付出的努力。

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建设正处于核心阶段,海口海关所属洋浦海关在这一进程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面对新的机遇与挑战,洋浦海关的工作人员展现出了非凡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洋浦海关监管处处长黎文在分享中表示,他们团队始终致力于通过“微创新”来实现“大便利”。例如,在一次进口保税货物价格核查中,面对企业法人代表及委托代理人均不在国内的情况,他们迅速反应,创新性地采用了“互联网+云审价”模式,通过视频连线、在线协作和电子签名等手段,将原本需要7天的磋商流程缩短至1天,不仅解决了企业的燃眉之急,还为企业节省了近万元的制度性成本。

黎文进一步提到,洋浦海关在智慧监管方面进行了诸多探索,如运用大型集装箱机检设备和智能辅助查验机器人,仅需3至5分钟即可完成一集装箱的查验,显著提高了通关效率。他们还围绕“二线口岸”通关便利化要求,积极探索将海关监管与出岛物流相结合,通过智慧监管、分类监管和信用监管等手段,提升了监管效能。

海南自贸港的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是另一项引人注目的创新。黎文表示,这一政策自发布以来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初期由于缺乏明确指引,企业对此充满期待又感到困惑。为此,洋浦海关成立了政策辅导团队,深入试点企业,全程跟踪生产流程,手把手指导企业进行系统申报。在政策发布仅15天后,全国首票加工增值业务就在洋浦成功落地。

如今,加工增值政策已经实现了从特定园区到重点园区,再到海南全岛的全面铺开,惠及了包括食品加工、石化新材料、医疗等多个行业的46家生产制造企业。这一政策的成功实施,不仅促进了海南自贸港的经济发展,也成为了海关系统高水平对外开放压力测试的一个生动缩影。

乌鲁木齐海关所属红其拉甫海关的查检科副科长刘震东也分享了他们在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中的贡献。他提到,红其拉甫口岸自2013年中巴经济走廊启动建设以来,逐渐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中巴经济走廊上的“黄金枢纽”。去年12月,红其拉甫口岸正式实现了常年开关,为中巴两国的经贸往来提供了全年无休的便利。

刘震东特别提到了去年红其拉甫口岸首次进口的巴基斯坦樱桃。为了确保樱桃能够迅速投放市场,他们成立了工作专班,开展了政策研究,并对企业进行了政策宣讲和“一站式”海关服务。在樱桃入境后,他们以最快的速度完成了从货物查验到取样送检的全部流程,为企业每车节约了6小时以上的通关时间,成本节约了约1500元。

这些创新举措和实践不仅提升了通关效率,也促进了中巴两国的经贸合作,为海南自贸港和全国海关系统的高水平对外开放树立了典范。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