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浙江翼菲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翼菲科技)正式向香港证券交易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依据18C章程在主板挂牌。一旦上市成功,翼菲科技将占据港股市场“轻工业全品类机器人第一股”的位置。
回顾过去三年,翼菲科技的收入保持了稳健的增长态势,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28.5%。然而,与此同时,公司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却出现了更为迅猛的增长。从2022年末的0.28亿元,激增到2024年末的1.38亿元,增幅高达392%,这一增速远远超过了公司的收入增速。
不仅如此,翼菲科技的应收账款及票据周转天数也从2022年的46天,延长到了2024年的120天,显示出公司的回款效率出现了明显的下滑。这一变化,无疑增加了公司的运营风险和资金压力。
翼菲科技,这家2012年在济南创立的综合性轻工业机器人企业,专注于食品、电子、物流等轻工业领域,其技术和产品实力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公司致力于研发完全自主、全栈的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已经成功建立了整合“脑”“眼”“手”“足”的核心技术系统,实现了智能决策、环境感知、精确操控及自主移动等先进功能。
在知识产权方面,翼菲科技的表现同样亮眼。截至目前,公司已经获得了271项授权专利,其中包括36项发明专利、222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3项设计专利。这些专利不仅展示了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也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翼菲科技的业务主要分为两大板块:机器人本体业务和机器人解决方案业务。近年来,随着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的快速发展,翼菲科技也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根据招股书显示,从2020年到2024年,中国轻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从123亿元增长至209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4.2%;而中国轻工业机器人解决方案市场规模则从369亿元增至711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7.8%。
在此期间,翼菲科技的营收也实现了快速增长。从2022年的1.62亿元,增长到2024年的2.6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28.5%。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以2024年收入为衡量标准,翼菲科技在中国轻工行业的工业机器人及相关解决方案供应商中排名国内第五。
然而,尽管营收增长迅速,翼菲科技的盈利能力却并未同步提升。从2022年到2024年,公司分别亏损5755.3万元、1.1亿元和7149.5万元,累计亏损达到了2.38亿元。公司表示,2023年亏损增加主要是由于销售及营销开支以及行政开支的增加所致,而2024年亏损有所减少,则是因为存货减值亏损相关的开支有所减少。
尽管如此,翼菲科技依然获得了众多投资者的青睐。自成立以来,公司已经完成了十余轮融资,吸引了包括常春藤资本、英菲尼迪、华媒资本、春华资本、国科盈峰、佳士科技、七晟资本、CBC宽带资本、山东财金集团、峰瑞资本、启迪之星等多家知名机构的投资。在IPO前,翼菲科技的估值已经达到了36.04亿元人民币。
根据招股书披露,翼菲科技计划将IPO募集的资金主要用于机器人技术研发、生产线升级与产能扩建、海外业务网络拓展、供应链上下游投资布局以及补充企业营运资金等方面。这些投资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技术实力和市场竞争力,为公司的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