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上,一场涉及商业秘密侵权的法律纠纷正引起广泛关注。7月2日,天赐材料(股票代码:002709.SZ)发布公告,其全资子公司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已向江西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指控包括永太科技(股票代码:002326.SZ)在内的十二名被告侵犯其商业秘密,索赔金额高达8.87亿元人民币及律师费115万元人民币。
公告详细列出了涉案的十二名被告,包括永太科技及其子公司邵武永太高新材料有限公司,以及个人被告如何人宝、王国超、邵鸿鸣等。天赐材料指控这些被告非法获取并使用了其核心的液体六氟磷酸锂生产技术。
针对这一指控,永太科技在同日也发布了公告,表示尚未收到任何与该案有关的诉讼材料。永太科技强调,公司一直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所研发的生产工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坚称此次可能的诉讼不会对公司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造成影响。永太科技还重申了其对公平竞争原则的坚守,反对任何形式的市场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
天赐材料在公告中透露,涉案的核心被告之一李胜,曾在九江天赐担任多个高级职务,离职后涉嫌将公司的液体六氟磷酸锂工艺技术资料用于永太高新的年产13.4万吨液体锂盐产业化项目中。天赐材料认为,所有被告存在明显的侵权故意,且情节恶劣,侵权规模巨大,因此要求所有被告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永太科技在公告中表示目前仅生产固态六氟磷酸锂产品,但根据其2024年年报,永太高新已开始试生产液态双氟磺酰亚胺锂(LiFSI)项目,同时还有一个液态六氟磷酸锂项目尚未建成投产。永太科技在2023年11月也曾披露,其子公司永太高新的液态六氟磷酸锂项目已开始试生产。这些信息引发了市场对永太科技是否实际使用了天赐材料独家工艺技术的猜测。
天赐材料是全球唯一具备大规模生产液体六氟磷酸锂能力的企业,其液态工艺路线无需经过结晶步骤,与传统固态六氟磷酸锂生产工艺有所不同。天赐材料曾在2017年披露,其已具备2000吨/年的固体及6000吨/年的液体六氟磷酸锂产能。
天赐材料在今年2月已披露了关于这一侵权案件的《刑事判决书》。判决书显示,李胜和另一被告郑飞龙因犯侵犯商业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和罚金。目前,两人已提起上诉,该刑事案件正处于二审阶段。
从两家公司的基本面来看,8.87亿元的索赔金额对双方均构成重大影响。财报数据显示,2024年永太科技归母净利润亏损4.78亿元,而天赐材料实现归母净利润4.84亿元。对于业绩表现不佳、账面资金紧张的永太科技来说,巨额赔偿可能会对其财务结构造成冲击。
市场反应也体现了投资者对两家公司的不同态度。截至7月3日收盘,永太科技股价下跌1.94%,而天赐材料股价上涨4.18%。这一差距反映了投资者对两家公司未来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和财务压力的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