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创达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创达新材”)近日正式向北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这一消息引起了业界的广泛关注。作为一家深耕高性能热固性复合材料领域的企业,创达新材的发展轨迹和财务状况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创达新材自2003年成立以来,经历了从挂牌到摘牌,再到重新挂牌并进入创新层的历程。公司的主营业务涵盖了高性能热固性复合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半导体、汽车电子等多个领域。其主打产品包括环氧模塑料、液态环氧封装料等电子封装材料,以及为电子行业提供的洁净室工程领域环氧工程材料及服务。
尽管创达新材近年来业绩表现亮眼,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其背后的税收优惠和应收账款问题也不容忽视。数据显示,税收优惠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超过了两成,这一比例虽然逐年有所下降,但仍对公司业绩产生显著影响。一旦税收优惠政策发生变化或公司无法持续取得高新技术企业资格,其经营业绩或将受到冲击。
与此同时,创达新材的应收账款周转率在同业中处于较低水平。随着应收账款的持续上涨,公司面临被多客户拖欠货款的风险,导致坏账损失增加。公司解释称,部分历史客户因经营状况不佳而拖欠货款,加之部分主要客户的回款周期较长,使得公司应收账款余额较高。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创达新材在账面资金充裕的情况下,仍计划通过IPO募资补充流动资金。招股书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及首次申报审计截止日后累计分红超过5400万元,而截至2024年末,公司货币资金合计1.33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10.79%。在此背景下,公司计划募集资金约3亿元,其中63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这一决策的合理性引发了市场的质疑。
创达新材还计划将2亿元募资用于年产12000吨半导体封装用关键配套材料生产线建设项目。然而,公司的产能利用率尚未完全消化,固态模塑料和液态封装料产品的产能利用率均存在一定的提升空间。这不禁让人担忧,募投项目新增产能是否能够得到充分消化。
面对诸多挑战和质疑,创达新材能否成功登陆北交所,实现其资本市场的新跨越,仍需时间给出答案。但无论如何,这一事件都再次提醒我们,企业在追求快速发展的同时,必须注重财务健康和市场风险,以确保其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