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济形势瞬息万变的上半年,极兔速递(1519.HK)灵活调整市场策略,展现出截然不同的国内外发展态势。
7月8日,极兔速递公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的经营数据,揭示了其市场布局的新动向。数据显示,东南亚市场在二季度业务量同比增长高达65.9%,这一增速不仅远超2024年的40.8%和2023年的28.9%,还刷新了公司上市以来的单季记录。相比之下,中国市场的增速明显放缓,业务量同比增速仅为14.7%,标志着极兔在中国从迅猛扩张转向结构性优化和精细化运营。
在东南亚市场,极兔的表现尤为亮眼。截至2025年6月30日,极兔整体包裹量达到约73.9亿件,同比增长23.5%,日均包裹量更是突破8120万件。其中,东南亚市场的业务量增长成为主要驱动力。极兔方面表示,这一强劲增长得益于与区内主流电商平台及各行业客户的深化合作,尤其是在第二季度,东南亚电商平台加大促销力度,商品品类更加丰富,有力推动了快递业务量的高速增长。
据谷歌与淡马锡发布的《2024东南亚数字经济报告》预测,东南亚电商市场规模在2024年和2025年将分别达到1590亿美元和1860亿美元,增幅显著。尽管2024年东南亚电商市场的渗透率仅为12.8%,远低于中国市场的46.8%,但在互联网渗透率迅速增长的背景下,东南亚电商市场的未来发展潜力巨大。极兔凭借在东南亚的广泛布局和与主要电商平台的紧密合作,成功捕捉到了这一行业机遇。
极兔在东南亚市场的客单价和利润率远高于中国市场,尽管业务量占比不足20%,但仍为极兔贡献了约30%的收入。东南亚市场已成为极兔的“钱袋子”。
在新兴市场方面,极兔也取得了显著进展。第二季度,极兔在新市场的包裹量达到8940万件,同比增长23.7%,日均包裹量达到98万件。这些新市场主要包括中东和拉美地区。极兔与拉美地区覆盖率最大的综合性电商平台美客多达成合作,同时与合作的全球性电商平台共同进军新市场,预计将为极兔带来持续增长。
相比之下,极兔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则显得较为平稳。第二季度,中国市场包裹量为56.1亿件,同比增长14.7%,增速远低于过去几年的30%左右。同时,极兔在中国市场的网点数量和第三方承运商干线运输车辆也有所减少。极兔方面解释称,这是为了推动业务规模稳健增长和提升核心竞争力而采取的精细化管理举措。
极兔通过优质服务吸引了大客户,例如在“玩具之都”广东澄海,极兔与当地玩具产业合作,通过智能化升级、定制化服务与全链路协同,实现了单网点日均发件量超过20万件。极兔在中国市场的日均包裹量已达到6170万件,与申通、韵达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
自上市以来,极兔开始调整中国市场发展战略,将盈利放在首位。这一调整是基于海内外经济形势变化而作出的决策。极兔的架构体系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其区域代理模式能够快速捕捉市场变化并作出相应反应。同时,极兔在全球市场的稳定布局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腾挪空间。
极兔的这种调整策略获得了资本市场的认可,股价自今年4月初开始止跌回升,截至7月8日收盘,股价达到8.01港元/股,创过去一年以来的新高。然而,极兔在航空物流运输方面仍有待布局,目前仍处于落后位置。未来,极兔或将通过联合航空公司等相关公司的方式来高效布局航空业务,以进一步巩固其市场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