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和邦生物上市13年困局:主业陷亏损,转型路何在?

时间:2025-08-01 00:54:20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和邦生物,这家深耕农药化工领域的四川企业,近期迎来了其登陆A股市场的第13个年头。然而,这家曾经站在行业巅峰的企业,如今却面临着业绩的大幅波动和市值的大幅缩水。

回顾历史,和邦生物曾在2021年以高达451.28亿元的市值,成为业内的佼佼者。然而,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这家企业的业绩也如同坐上了过山车。最新财报显示,其核心的双甘膦/草甘膦业务已经陷入了亏损的困境,市值也较巅峰时期缩水了62.03%。

和邦生物的产业链布局相当广泛,从矿产资源的开发到终端农药的制造,都涵盖了其中。依托四川乐山的盐矿和磷矿资源,公司建立了双甘膦-草甘膦的一体化生产体系,并拥有全球最大的单体双甘膦装置。然而,尽管有着如此规模的生产能力,该业务板块的毛利率却仍然呈现亏损状态。

这种规模不经济的困境,与行业周期的变化密切相关。草甘膦的价格在2021年达到了历史高位,但随后便持续回落。到了2024年,市场均价已经较峰值下跌了超过60%。尽管和邦生物声称通过植物纯氧氧化法提升了产品的纯度和降低了杂质含量,但这种工艺优势并未能转化为盈利优势。

为了应对农药主业的衰退,和邦生物也进行了多元化布局,包括玻璃及光伏业务和联碱产品。然而,这些业务虽然形成了一定的补充,却并未能有效对冲农药主业的下滑。公司着力推进的印尼20万吨草甘膦项目目前仍处于建设阶段,短期内难以为公司贡献业绩增量。

从财务数据来看,和邦生物的业绩波动相当显著。上市首年,公司净利润达到了3.35亿元,但随后几年却经历了大幅下滑。到了2021-2022年,随着行业风口的到来,公司业绩实现了爆发式增长,归母净利润分别达到了30.18亿元和38.07亿元。然而,这种增长势头在2023年戛然而止,净利润同比暴跌66.29%,2024年更是继续下滑至0.31亿元,较上市首年缩水了90.6%。

营收端的波动也同样明显。在2020-2022年间,公司营收从52.61亿元增长至85.47亿元,但自2023年起却连续两年回落。这种增收不增利的现象,暴露出了重资产化工企业在面对产品价格波动时的脆弱性。当产品价格跌破边际成本线时,规模效应反而加剧了公司的亏损。

资本市场的反应也反映了投资者预期的转变。在2021年9月,和邦生物的市值达到了451.28亿元的高点,对应动态市盈率超过40倍。然而,随着行业周期的转折和股价的下跌,公司的市值已经大幅缩水。截至最近交易日,股价较峰值已经大幅下跌,市值蒸发了数百亿元。

站在上市13周年的节点上,和邦生物的困境无疑折射出传统化工企业在转型过程中的痛苦与挑战。面对资源禀赋优势被周期波动消解、规模扩张遭遇需求萎缩的困境,单纯依靠产能驱动的增长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在草甘膦行业深度调整、新能源材料迭代加速的背景下,和邦生物能否通过技术革新实现蜕变,将成为资本市场关注的焦点。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