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国际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创新国际”),作为铝产业链上游的佼佼者,近日再次向香港交易所递交了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文件,中金公司与华泰国际担任此次IPO的联席保荐人。此次申请是在今年1月首次递表失效后的再次尝试,新提交的申请文件不仅更新了公司的财务数据,还详细披露了业务运营的最新进展。
创新国际计划将募集的资金重点用于扩大海外电解铝冶炼产能、建设绿色能源发电站以及优化营运资金,旨在推动公司的全球化战略和可持续发展目标。然而,尽管身为行业龙头,创新国际的业绩依然难以摆脱行业周期的波动。
创新国际的业务重心在于电解铝冶炼和氧化铝精炼,其中电解铝冶炼厂位于内蒙古霍林郭勒市,氧化铝精炼厂则位于山东省滨州市。这两个地理位置的选择为公司带来了显著的成本优势:山东滨州的生产基地靠近铝土矿进口港口,运输成本较内陆同行低约15%;而内蒙古基地则享受到了低廉的工业电价,仅为0.28元/度,较东部沿海地区低了40%。通过垂直整合“能源—氧化铝精炼—电解铝冶炼”产业链,创新国际实现了高达84%的氧化铝自给率和88%的电力自给率,远超行业平均水平。
根据申请文件,创新国际在电解铝领域的地位不容小觑。按2024年产量计算,其位于内蒙古霍林郭勒市的电解铝冶炼厂是华北地区的第四大电解铝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中国第十二大电解铝生产商。创新国际的子公司内蒙创源还在2024年荣获工信部颁发的国家级绿色工厂荣誉。
然而,即便是行业龙头,创新国际的业绩也难免受到行业周期的影响。在2022年至2024年期间,得益于电解铝价格的上涨,公司净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但进入2025年,由于煤炭价格上涨导致吨铝生产成本增加,净利润同比下滑了14.4%。同时,衍生金融工具收益占比的下降也显示出价格对冲效力的减弱。
值得注意的是,创新国际在业务上对关联方创新新材的依赖程度较高。在2023年至2025年前五个月期间,来自创新新材的营收占比接近八成。创新新材专注于铝合金下游加工,与创新国际在产业链上形成了上下游的协同效应。创新国际向创新新材提供液态电解铝,这种短途运输方式不仅降低了运输成本,还提高了整体运营效率。
尽管创新新材是创新国际的最大客户,但创新国际在申请文件中强调,这些交易的条款是经过公平磋商确定的,并不逊于独立第三方提供的条款。同时,公司还拥有独立的客户渠道,并未过分依赖控股股东及其紧密联系人。
在创新国际的IPO进程中,证监会也对其提出了一系列问题,包括设立北京创源所涉外商投资、外汇管理等程序的履行情况,以及引入境外无关联第三方投资者的原因和合理性等。这些问题反映了监管机构对创新国际业务真实性和合规性的高度关注。
截至发稿时,创新国际尚未对记者的置评请求作出回应。未来,随着IPO进程的推进,创新国际能否成功上市并借助资本市场实现进一步发展,仍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