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上交所严管再融资违规,两保荐机构遭罚,市场风向标变了?

时间:2025-08-03 21:03:11来源:财联社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了2025年第4期发行上市审核动态,详细揭示了上半年5月至6月的审核概况及关键案例,为市场提供了最新的监管风向标。

据统计,上交所上半年IPO受理端表现活跃,共有28家企业递交申请。然而,在过会和注册生效阶段,再融资项目占据了主导地位,分别有20家和23家企业成功通过审核与注册。这一趋势与深交所二季度的表现有所不同,深交所在此期间IPO通过率相对较高。尽管如此,两家交易所在受理及注册生效环节的业务重点仍保持一致,IPO和再融资项目各领风骚。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审核动态中,上交所首次将再融资违规情形纳入通报范围,这一变化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此次通报涉及两家保荐机构,显示监管层对再融资市场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强。

在具体案例中,一家IPO企业因关联方资金管理及废料销售内控环节存在多重违规问题被点名。该企业虽在申报前已完成相关内控整改,但现场督导发现整改后仍存在未入账的资金拆借情况,且部分资金拆借未在申报文件中披露。同时,废料销售环节也存在台账数据与系统登记数据不匹配、审核问询回复引用数据不准确等问题,暴露了其内控制度执行不力的现状。保荐机构也因质控内核意见跟踪落实不到位而受到处罚。

另一则引人瞩目的案例则聚焦于再融资领域,涉及中信证券和国投证券两家保荐机构。这两家机构因历史处罚情形不适用相关审核机制,导致其所保荐的国投电力再融资项目受到二次追责。据悉,该再融资项目曾在2024年12月31日顺利过会,并在2025年1月完成注册生效,拟融资金额高达70亿元。然而,交易所核查发现,这两家保荐机构在为该项目适用分类审核机制时出具了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核查意见,且未及时报告关键情况。

回顾历史,中信证券和国投证券均因IPO业务违规受到过其他证券交易所的纪律处分。根据规定,此类情形不得适用分类审核机制。然而,这两家保荐机构不仅未能及时报告这一关键情况,还出具了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核查意见。这一案例再次凸显了监管层对保荐机构合规性的严格要求。

自2020年推出再融资分类审核实施方案以来,证监会一直致力于提升优质企业的融资效率。然而,该方案也明确了保荐机构的资格限制。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证券发行上市审核规则》,若保荐人或相关签字人员最近一年因同类业务受证监会行政处罚或交易所纪律处分,将被排除在分类审核机制之外。此次案例的处罚正是对这一规则的严格执行。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