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17日消息,在公募基金行业积极寻求降本增效的当下,销售模式的重塑成为了一个显著的趋势。近期,多家基金公司相继宣布与一些尾部代销机构解除合作关系,同时,不少中小基金公司也开始收缩直销业务,这一系列动作标志着基金销售布局正在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
这一变革的具体体现之一是,多家基金公司纷纷宣布与部分代销机构解约。例如,8月中旬,华泰柏瑞基金和银河基金相继发布公告,宣布自特定日期起终止与中民财富基金销售有限公司的相关销售业务合作。这一趋势并非孤立现象,据统计,截至8月16日,已有超过40家基金公司发布了类似的解约公告,涉及的基金代销机构多达10余家,其中尾部代销机构成为了此次解约潮的主要对象。
据ITBEAR了解,基金公司对于代销机构的合作态度日趋审慎,特别是对于销量贡献有限的机构,解约成为了常态。某华南基金公司市场部人士透露,在当前降本增效的大背景下,基金公司将资源集中投入到如蚂蚁、京东、腾讯等能够带来显著销量的渠道上,而对于存在经营风险的尾部代销机构,则选择避免合作。
与此同时,中小基金公司在直销业务上的调整也颇为引人注目。多家公司选择关闭直销电子交易平台的部分或全部业务。例如,弘毅远方基金宣布关闭其直销电子交易平台的开户、认购、申购等多项业务;金信基金和长城基金也相继关闭了网上直销交易平台的部分功能;诺德基金则关闭了直销网上交易平台和微信交易平台的部分业务,仅保留赎回和查询服务。此外,长盛基金和光大保德信基金也分别宣布下线其官方App,进一步缩减直销渠道。
业内人士指出,中小基金公司在直销平台上的投入与回报往往不成比例,高昂的运维成本与微薄的销量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这些公司不得不做出战略调整,放弃直销阵地,以更加聚焦的方式投入到更有潜力的销售渠道中去。
这一系列变革不仅反映了公募基金行业在降本增效压力下的应对策略,也预示着未来基金销售模式将更加多元化和精细化。基金公司需要在有限的资源下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以确保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稳健的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