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科技赋能!龙门石窟如何焕新出彩?速来围观!

时间:2024-08-17 10:33:10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ITBEAR】8月17日消息,龙门石窟,这座被誉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的文化遗产,近日再次吸引了众多游客和媒体的目光。随着国内文化旅游的持续升温,洛阳的龙门石窟成为了旅游界的热门景点,游客数量不断攀升。以今年元旦为例,短短三天假期就接待了约9.63万人次,同比去年增长了221%,显示出其无与伦比的吸引力。

龙门石窟的开凿历史可追溯至北魏时期,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和北宋,断断续续营造了400余年之久。如今,这里现存编号窟龛2345个,造像近11万尊,碑刻题记2890余块,佛塔近80座。其佛教艺术不仅形成了北魏的“中原风格”和唐代的“大唐风范”,更对当时中国乃至域外的佛教雕塑艺术产生了深远影响,佛教造像艺术的中国化也在此最终完成。

据ITBEAR了解,龙门石窟不仅以其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着游客,还在科技赋能下让文物“活”了起来。在龙门石窟万佛洞前室南壁,游客只需用手机扫描一尊残损的观世音造像,便能立刻在手机上看到一尊光彩夺目的虚拟复原造像。这是国内首件通过数字技术虚拟复原的石质造像,展现了科技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完美结合。

龙门石窟研究院以20世纪初的照片为依据,结合学术研究和三维数字化技术、颜色检测分析技术等手段,对雕像进行了造型和色彩的虚拟复原。此外,研究院还加大了对院藏文物和考古发掘出土文物的保护和活化利用力度,通过数字博物馆和网络进行远端传播和展示,让更多人能够领略到龙门石窟的魅力。

对于不能移动的珍贵文物,龙门石窟研究院还通过数据建模和3D打印技术进行展览和研究。比如对3D打印产品进行彩绘上色,复原北魏和唐代造像的风貌,为学术研究和公众展示提供了新的可能。

龙门石窟研究院负责人表示,他们将始终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新时代文物工作方针,充分挖掘文物和文化遗产的多重价值,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并讲好“龙门故事”。为此,研究院还推出了普及性文化读本、录制了线上“云上龙门”直播,并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研学夏令营活动等,旨在让更多人了解、喜欢并研究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这座历经1500多个春秋的文化瑰宝,不仅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还在科技的助力下焕发出新的生机。它将继续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和学者,共同探寻和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更多热门内容
2025年十大大车险公司推荐服务哪家好? 没有好不好只有合不合适
2025年十大大车险公司推荐服务哪家好?没有好不好只有合不合适在汽车保险的选择过程中,车主往往需要结合自身用车场景与核心需求,从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估。首先是保障范围的全面性与适配性,基础的车辆损失险、第三者责任险需覆盖日常行驶中的常见风险,同时附加险的灵活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