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8月19日消息,随着低空经济的蓬勃发展,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了当务之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近日发布了《上海市信息通信业加快建设低空智联网 助力我市低空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旨在分阶段、分区域地推进基于5G-A网络的低空智联网覆盖。预计到2026年底,上海将初步构建起覆盖全域低空飞行航线的通信网络,为低空经济的腾飞提供有力支撑。
与地面交通相比,空中交通因其三维空间的特性,监控和调度难度显著增加。飞行器在高度、速度和方向上的动态变化均需纳入考量。5G-A、人工智能、卫星通信等先进技术正逐步融入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构建之中,为空中交通管理及空域管理体系的建设提供技术保障。
据ITBEAR了解,根据《指导意见》,未来三年内,上海将着重推进5G-A低空通信网络的建设,并根据需求部署5G-A低空感知网络。同时,鼓励基础电信企业采取合作共建的方式,为低空飞行提供超大带宽、超低时延、海量连接的通信网络,以满足低空飞行器在控制调度、集群通信、高清视频图像回传等方面的需求。此外,还将根据实际业务需求,逐步推进5G-A低空通感一体网络的覆盖。
目前,5G-A、AI、卫星通信、毫米波等高新技术正在为低空经济基础设施的建设注入新动能。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低空经济的发展需求,中国移动正依托5G、5G-A通感、算力网络、高精度定位、人工智能等数智能力,以中移凌云为基础,构建包含一张低空智联网、一个低空综合能力平台以及多个低空行业应用的“1+1+N”能力体系。
中国电信同样在低空智联网领域积极布局。相关负责人透露,中国电信正致力于打造融合5G-A、毫米波、卫星通信、北斗定位的天地一体、通感一体网络和低空服务监管平台,并建设覆盖全国的服务支撑体系。
除上海外,其他地区也纷纷出台政策推动低空智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广东省发布的《广东省推动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6年)》中,明确将建设一批通用机场和起降场、起降点,并基本建成安全高效、互联互通的地面基础设施网络,同时完成核心区域低空智联基础设施的建设作为总体目标之一。
北京市的《北京市促进低空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也提出了明确的发展目标,即到2027年,培育10家10亿元级龙头企业,50家过亿元产业链核心环节配套企业,以及100家技术服务企业,并在低空智联网、垂直起降场、无人机及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等领域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的低空产品及服务。
在产业端,多家上市公司也在积极布局低空智联网领域。四川长虹表示,其旗下长虹佳华已与北斗网格码国家标准制定单位北斗伏羲联合启动低空智联网百城拓展计划,并为某地区低空智联网项目提供了包括工作站、服务器和技术支持在内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持续跟进项目进展和需求。
海格通信也透露,公司已布局服务于低空经济的“北斗+5G+卫星互联网”空天地一体全域通导一体网络和综合时空基准服务底座,以应对低空经济的浪潮。
中兴通讯则表示,其5G-A方案不仅对传统基站进行了通用算力及智能化增强,以高效识别网联飞行器并进行针对性的网络性能保障,还通过5G-A通感一体方案实现了无人机及其他低空飞行器的感知、定位和轨迹跟踪,精度达亚米级,探测距离超过1千米,且不受光线、天气等因素影响。
“在低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基础设施将实现更加高效的网络连接;低空交通系统将实现更加智能的运营管理,更加实时的监测和智能调度,以及更高的运营效率和管理水平。”中国移动相关负责人如是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