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银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里程碑,市场表现抢眼,尤其以工商银行为引领,其股价在今天早盘时段飙升1.91%,市值直逼三万亿元大关。与此同时,中国银行、农业银行等同行也纷纷跟涨,展现出强劲的板块联动效应。
值得注意的是,中证银行指数在昨日收盘时已经超越了2007年的历史峰值,创下了新的历史新高。自2024年以来,该指数的涨幅已经超过了纳斯达克100指数和黄金的表现,彰显出银行业在资本市场中的独特魅力。
由于港股相对于A股存在折价且股息率更高,银行AH指数的表现尤为突出,甚至超越了中证银行指数。从2024年初至2025年7月10日,银行AH全收益指数的累计涨幅达到了91.04%,远超同期中证银行全收益指数的74.89%和纳斯达克100全收益指数的39.86%。
面对这一波涨势,投资者不禁要问:银行业的新高之后,是否还有足够的上升空间?为了解答这一问题,我们可以将工商银行的股价走势与10年国债期货主力合约进行对比。自2022年11月以来,两者的走势呈现出高度的同步性,而国债期货价格的上涨则预示着市场预期未来长期利率将下降。这一趋势表明,银行股的上涨与利率的下行是相辅相成的。
从长期来看,利率继续下调的可能性较大,这为银行股的后续上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而在短期内,银行业正迎来年度分红的密集期,且分红力度较往年更为慷慨。截至7月9日,已有27家A股上市银行完成了2024年度的分红,而中信银行、江苏银行、北京银行、郑州银行等也在7月10日正式派发了股息。
作为A股市场中分红最为大方的板块之一,2024年42家上市银行的累计分红总额超过了6300亿元,同比增长近200亿元,再次刷新了历史新高。其中,六大国有银行的分红比例均维持在30%以上,工商银行和建设银行的分红金额更是超过了千亿元。招商银行等分红大户也在积极派发红利。
除了分红力度加大外,银行股的分红落地时间也较往年提前。例如,交通银行、中国银行、邮储银行、建设银行等四大行的年度分红早在4月份就已经实施完毕。这一趋势表明,银行股的分红可持续性正在形成强大的护城河效应。
对于看好银行业发展的投资者而言,如果想要获取银行整体板块的最大收益,可以考虑通过银行AH优选ETF(517900)进行投资。该ETF紧密跟踪表现优异的银行AH指数,年内涨幅高达28%,并受到了资金的广泛关注。自6月3日以来,其基金规模持续增长,增加了将近6亿元。
从历史表现来看,银行AH优选ETF(517900)同样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最近一年的涨幅高达52.8%,而最近三年的涨幅更是达到了78.76%。这一成绩在银行业ETF中堪称翘楚,也充分证明了其横跨A+H两地银行股的独特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