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储能领域,宁德时代长久以来被誉为“黄埔军校”,其离职创业的员工遍布电池回收、储能软件、氢能等多个细分领域,成为业界佳话。然而,海辰储能却是一个特例,这家携带着“宁德基因”的储能新势力,近期再次与宁德时代陷入法律纠纷。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海辰储能已遭宁德时代提起诉讼,案由为不正当竞争,案件已由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并将于8月12日开庭审理。值得注意的是,海辰储能的创始人吴祖钰同样被列为被告。
厦门稀土材料研究所、珠海市海辰新能源技术有限公司、天津安洁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厦门诚博旺咨询管理有限公司、福建省宏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也牵涉其中,这些公司与海辰储能存在直接或间接关联。在宁德时代首次提起诉讼时,部分公司便已现身。
此次诉讼正值海辰储能冲刺港股IPO的关键时刻,其IPO进程是否会受到此次诉讼的影响,成为业界关注的焦点。毕竟,海辰储能作为储能行业的黑马,电池出货量已跻身全球前三,仅次于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被厦门市视为“独角兽”企业。
案件的核心争议点聚焦于海辰储能的587Ah大容量电芯。今年4月,海辰储能在储能展会上发布了这款电芯,并联合多家产业链企业共同定义了587Ah电池的尺寸标准。然而,两个月后,宁德时代便宣布量产交付了587Ah电芯。宁德时代在诉状中指出,海辰储能的587Ah电芯与其专利产品参数高度相似,特别是能量密度偏差极小,远低于行业通常用以区分技术代际或独立创新的经验阈值。
事实上,将电芯容量做大已成为储能行业的共识,各家企业都在争夺第三代储能电芯的定义权。587Ah和684Ah被视为下一代储能电芯竞争的两大主力,而宁德时代正是587Ah电芯阵营的代表。如今,同一阵营的两家企业却对簿公堂,虽不意外,但也引人深思。
回顾过往,宁德时代与海辰储能的渊源颇深。2023年,宁德时代曾起诉吴祖钰违反竞业限制协议,最终吴祖钰妻子按裁决结果向宁德时代支付了违约金。此次宁德时代再次起诉海辰储能,虽以不正当竞争为由,但业界普遍认为与海辰储能多位核心高管及技术骨干曾任职宁德时代有关。
吴祖钰在宁德时代任职期间,曾申请多项专利,并在2018年获得期权激励。离职后,他带走了宁德时代多位业务骨干共同创业。海辰储能董事会的四名执行董事中,有三人曾任职宁德时代。这也成为宁德时代一直耿耿于怀之处。
海辰储能自成立以来,虽然电池出货量快速增长,营收规模不断扩大,但长期处于亏损状态。直至2024年,海辰储能才扭亏为盈。扭亏之后,海辰储能迅速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目前正处于港股IPO的关键期。
对于此次诉讼,有业内人士认为,如果法院受理,海辰储能需要证明案件不影响其持续经营,否则可能会延迟甚至终止IPO。然而,也有接近海辰储能的人士表示,此次诉讼无关技术,也不会影响海辰储能的技术路线定义权,对海辰储能IPO没有太大影响。
无论如何,此次诉讼无疑给海辰储能的IPO之路增添了一丝不确定性。作为储能行业的黑马,海辰储能能否顺利度过此次危机,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