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收益大分化,内部资金为何偏爱高风险投资?

时间:2025-08-04 00:07:39来源:金融界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基金市场呈现出一种引人注目的业绩分化趋势,即便是同一基金经理掌舵的不同基金产品,其收益差距也可高达50个百分点以上。这一分化现象不仅揭示了公募基金内部在资金配置上的策略性倾向,同时也映射出市场对于不同风险收益特性产品的差异化需求。

在公募基金内部,基金经理及高管在选择自持基金时,偏好尤为显著。例如,北方某基金经理管理的两只专注于消费行业的基金,其中一只受到了基金经理本人、高管以及公司自有资金的青睐,合计持有份额超过1200万份,占比近5.5%。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还获得了基金高管约39万份和公司自有资金约1000万份的持有,占比总计约4.4%。而另一只同类产品则未受到任何内部资金的关注。

这种内部资金偏好的差异,直接体现在了基金的业绩表现上。截至8月1日,受到内部资金重仓持有的基金年内收益率高达44%,而另一只未被青睐的基金收益率仅为12%,两者之间的业绩差距超过了30个百分点。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华南某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上,其中一只基金的年内收益率超过了50%,且基金管理人持有份额占比超过六成,而另一只缺乏内部资金支持的基金收益率则不足25%。

进一步观察发现,内部资金在选择基金时,往往更倾向于那些具有更高风险收益特征的产品。这种偏好在基金合同的条款设计中得到了体现。以北方那位基金经理管理的两只消费基金为例,受到内部资金青睐的基金在合同中规定,可以将不超过50%的仓位投资于港股市场,这使其具备了更高的风险收益特性。截至6月末,该基金的港股仓位已经达到了32%。相比之下,另一只未被内部资金关注的基金,其合同并未包含港股投资范围,所有股票仓位均投资于A股市场。

华南地区的一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基金也呈现出类似的趋势。内部资金选择的是策略更为激进、风险更高的基金产品。该基金的前十大重仓股仓位占比高达35%,港股仓位约40%,截至8月1日,其年内收益率超过了20%。而另一只未获内部资金持有的基金,其前十大重仓股合计仓位不足20%,策略相对保守且无任何港股仓位,在业绩弹性上明显不及前者。

这些现象共同反映了当前市场环境下,专业机构投资者对于具有进攻性特征产品的看好态度。公募基金内部在判断市场趋势后,更倾向于选择与趋势相匹配、风险收益特征更高的产品进行配置,从而在进攻与保守之间做出了明确的选择。这种策略性配置不仅影响了基金的业绩表现,也在一定程度上引导了市场的投资风向。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