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信瑞丰基金宣布了一项重要的人事变动,新任总经理宣学柱正式接棒,而前任总经理刘晓玲则在任职不到两年后离任。这一变动引发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据了解,刘晓玲于2023年12月27日成为北信瑞丰基金的总经理,然而,其任职时间并未持续太久。值得注意的是,早在去年10月,刘晓玲的名字就已经从公司董事会成员名单中消失,但这一变动当时并未对外披露。
除了总经理职位的变动,北信瑞丰基金在过去一年中的人事动荡远不止于此。据最新消息,从去年7月至今,公司员工备案数量从88人锐减至52人,员工流失率超过40%。这一数字的变化无疑反映了公司内部可能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新任总经理宣学柱的背景同样引人注目。他曾在招商银行和华夏银行担任要职,拥有丰富的金融市场和投行经验。他的到来能否为北信瑞丰基金带来新的气象,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北信瑞丰基金的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去年10月更新的招募说明书中,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已经由刘晓玲、靳晓龙、陈皓的组合换成了董事长夏彬、固收部负责人于祥水、权益部负责人贺燕青、运营部负责人姜晴以及监察稽核部负责人赵颐的新组合。这一变动无疑也反映了公司内部权力的重新洗牌。
与此同时,基金经理的离职潮也给北信瑞丰基金带来了不小的冲击。去年10月,基金经理林翟、靳晓龙、陈皓、蒙麒羽先后离任,其中林翟跳槽到新华基金,靳晓龙则加盟了国联基金。这些基金经理的离开无疑对公司的投资能力和业绩表现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北信瑞丰基金在公告更换总经理的同时,也更新了旗下产品的招募说明书。最新的招募说明书中,不仅包含了新任总经理宣学柱的信息,还展示了新的投资决策委员会成员名单。这一变化能否为公司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仍需时间检验。
回顾过去一年多,北信瑞丰基金不仅在高管和基金经理层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员工数量的锐减也反映了公司内部的不稳定。公司还多次因员工薪酬和考核问题引发市场关注,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动荡局面。
在动荡的公司环境下,北信瑞丰基金的管理规模也在不断下滑。据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底,公司的公募规模约为32亿元,而截至今年6月底,这一数字已经降至约27亿元。其中,大部分规模来自于北信瑞丰稳定收益这一只基金,其余产品的规模普遍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