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司法护航民营经济:25条硬核指导意见助力企业安心发展

时间:2025-08-09 21:06:15来源:光明网编辑:快讯团队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正式公布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的指导意见》,为民营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该指导意见详细列出了25条具体措施,旨在解决民营企业在市场准入、融资、产权保护等方面面临的问题。

自今年5月20日《民营经济促进法》正式实施以来,这部被视为民营经济发展里程碑的法律,为民营企业创造了更加公平、透明的法律环境。为了进一步推动该法的落实,最高人民法院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出台了这份详细的指导意见。

在市场准入方面,指导意见强调要严格落实“非禁即入”政策,确保民营经济组织能够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时,要求依法遏制滥用行政权力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打破地方保护主义,为民营企业创造更加开放的市场环境。

融资难、融资贵一直是制约民营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对此,指导意见提出了多项创新举措,包括支持民营企业依托供应链产业链拓展新的融资担保方式,确认非典型担保的法律效力,以及规范金融机构行为,确保融资稳定性等。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民营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

针对拖欠民营经济组织账款的问题,指导意见要求加大案件执行力度,全面落实“绿色通道”工作要求,强化对拖欠主体的强制执行,保障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账款的及时支付。这一举措将有效缓解民营企业因账款拖欠而面临的资金压力。

在产权保护方面,指导意见强调要加强司法保护,规范处置涉案财产,严禁明显超标的查封,优先选择对被执行人生产生活影响较小的财产执行。同时,要求依法纠正涉企冤错案件,严惩网暴伤企违法行为,依法打击侵犯民营企业名誉权和经营者人格尊严、隐私权等犯罪。

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发挥失信惩戒分级分类及守信激励作用的要求,对存在轻微失信行为但积极纠正的经营主体,在征得申请执行人同意的情况下暂不纳入失信名单。这一举措将有助于促进被执行人积极履行裁判义务,实现双方共赢。

专家指出,这份指导意见的出台,标志着我国民营经济从政策支持转向了法治保障的新阶段。它细化了《民营经济促进法》的相关规定,为司法机关在审判实践中提供了具体指导。同时,也体现了国家对民营经济发展的高度重视和坚定支持。

今年以来,我国在推动民营经济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从中央召开民营企业座谈会到《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的正式施行,再到《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25年版)》的公布,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为民营企业创造了更加有利的发展环境。而此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意见,无疑为民营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