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基金经理翟相栋的离职传闻终于尘埃落定。招商基金近日发布公告,宣布自8月9日起,翟相栋因个人原因辞去招商优势企业混合基金经理一职,该基金的管理职责将由陆文凯单独承担。
这一人事调整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值得注意的是,就在7月下旬,招商优势企业这只基金才刚刚宣布增聘陆文凯为基金经理。如今,陆文凯将独自掌舵这只基金,市场好奇他是否会带来新的调仓思路。
陆文凯与翟相栋在投资风格上有一定的相似性,都偏好成长风格,历史持仓行业偏好也有重合之处。然而,陆文凯在行业个股配置上更加均衡分散。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势,陆文凯持中性偏乐观态度,认为市场信心正在恢复,虽然基本面没有显著趋势性变化,但也不会出现大的下行预期。
从估值角度看,消费行业许多标的的PE估值仅十几倍,而海外同类消费股的估值基本在30倍左右,存在明显的估值差。陆文凯还注意到,过去几年在下行周期中成功巩固自身优势的企业,已经在各自领域探寻到了二次成长的线索与迹象。这些企业估值低、盈利在底部,符合他的投资框架。
不过,陆文凯也强调,由于消费行业属于慢变量行业,组合在增配过程中将保持谨慎态度,控制增配速度、比例及偏离度,以确保组合整体配置的均衡性。
翟相栋的离职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公募行业基金经理的变动频繁。根据Wind数据,截至目前已有超过230位基金经理离任,涉及115家基金管理人。同时,也有345位新基金经理被聘任,涉及117家基金管理人。这种人才流动加速的趋势已成为行业的常态。
一些知名基金经理的离职更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例如,安信基金的张翼飞、景顺长城基金的鲍无可等人都因个人原因离任旗下所有产品的基金经理一职。市场传闻称,他们中的一些人可能选择加入私募行业。
私募排排网此前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底,拥有公募从业背景的私募基金经理已有863位。然而,其中只有36位任职于百亿私募,更多的私募基金经理所在公司的管理规模在0-5亿区间。
基金经理的频繁变动对公募行业的影响不容忽视。一些公募基金公司的基金经理变动率高达200%,这意味着这些公司的基金经理团队在短时间内经历了大幅的人员调整。
尽管基金经理的变动给市场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但投资者仍需理性看待。基金经理的离职并不意味着基金业绩的必然下滑,新的基金经理可能会带来新的投资策略和思路。因此,投资者在选择基金时,应综合考虑基金的历史业绩、管理团队、投资策略等多方面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