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龙美味近日公布了其2025年上半年的业绩报告,数据显示公司在报告期内实现了34.83亿元的总收入,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18.5%。净利润也达到了7.36亿元,同比增长同样为18.5%。为了维持市场信心,公司继续采取高派息策略,每股派息0.18元,派息率高达60%。
然而,在这份看似光鲜的业绩背后,卫龙正面临着一系列严峻的挑战。作为公司的核心品类,辣条的收入在上半年为13.10亿元,却同比下滑了3.2%,占总营收的比重也下降至37.6%。这一趋势在过去三年尤为明显,辣条的营收占比从2022年的58.7%持续下滑至2025年上半年的37.6%,增速也从个位数进一步滑落至负增长。
辣条市场的萎缩并非偶然。随着健康消费理念的普及,传统辣条的高油、高盐、高热量特性与现代消费者的健康需求渐行渐远。尽管卫龙通过数智化生产提升了辣条的毛利率至47.5%,但消费者对其“不健康”的印象依然根深蒂固。竞争对手麻辣王子凭借“只做正宗麻辣”的差异化定位,在多个核心市场抢占份额,进一步分流了卫龙的传统客群。
为了弥补辣条市场的下滑,卫龙将重心转向了魔芋爽等蔬菜制品。2025年上半年,蔬菜制品的收入达到了21.09亿元,同比大幅增长44.3%,占总营收的比重也跃升至60.5%。然而,魔芋爽的高速增长背后却隐藏着危机。由于生产工艺相对简单,赛道内的参与者迅速增加至超过50家,包括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品牌在内的竞争对手以更低的价格抢占市场,压缩了卫龙的利润空间。同时,魔芋爽虽然主打“低卡”,但仍含有多种添加剂,且曾因品控问题引发消费者的负面反馈。
卫龙在2025年还经历了两次核心高管的变动。CEO孙亦农因个人事务辞任,由创始人刘福平接任;随后,CFO彭宏志也因个人职业发展原因离职,由家族成员余风接任。这一系列人事变动使得卫龙的“家族企业”色彩更加浓厚,权力也逐渐收拢集中。业内人士指出,职业经理人的退场可能导致卫龙在现代化管理和国际化拓展方面失去动力。
在市场竞争方面,辣条市场整体增速预计将在2024-2026年间跌入个位数,再难重现过去的两位数扩张。除了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外,盐津铺子等竞品也在积极抢占市场。卫龙线下渠道占比高达88.8%,但串货问题突出,部分经销商为消化库存低价抛售产品,导致价盘混乱,终端动销下滑。为了应对市场竞争,卫龙计划推出添加胶原蛋白的功能性辣条,并加快研发“无防腐剂”魔芋爽,以契合健康趋势并抢占市场份额。
然而,在麻辣王子等竞品的持续冲击下,卫龙的“辣条一哥”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公司需要在保持业绩增长的同时,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转变,以确保未来的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