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77斤排骨背后的校园食堂黑洞:信任如何被一点点冷冻?

时间:2025-08-19 00:00:3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四川乐山一校园食堂惊现77斤排骨贪腐案,揭开营养餐黑洞

在四川乐山峨边县,一起涉及校园食堂的贪腐案件震惊了社会各界。近日,峨边县法院审理了一起特殊案件,关键证据竟是77斤冷冻排骨。这些排骨本应成为某小学学生的营养餐,却被食堂员工私自转移至家中冰柜,成为了他们四年间蚕食学生餐食的铁证。

采购环节的漏洞成为贪腐的起点。据调查,从2020年春季开学后,该校食堂的采购单上便出现了微妙变化。供应商送来的标注为“特级”的猪肋排,在入库时却遭遇了“偷梁换柱”。库管员与采购员勾结,将优质排骨替换为冷冻碎骨,差价则通过虚构的名目回流至个人腰包。审计报告揭示,仅2021年,这种阴阳采购就套取了资金9.8万元。

仓储管理同样形同虚设。尽管有严格的入库登记制度,但库管员却对盗窃行为视而不见。监控录像显示,有员工在夜晚将冷冻肉品偷偷运出冷库。而次日,学生餐中竟出现了“牛肉临时缺货”的通知。这种明目张胆的盗窃行为持续四年,直到新来的帮厨发现冷库地面总有油渍,才揭开了这一黑幕。

加工环节更是贪腐的重灾区。厨师长赵某发明了“一肉三吃”法则,将原本应供给学生的肉品大量克扣,用于制作员工餐或变卖废品。学生家长提供的照片显示,所谓的“红烧排骨”只有几块小骨头,与菜谱上的丰盛描述大相径庭。

监管的缺失让这一贪腐链条得以长期存在。校长承认,自己已多年未进食堂后厨检查。学校将食堂承包给后勤公司后,仅通过每周菜谱和满意度调查表进行监管。而教育部门的飞行检查也沦为形式主义,提前通知学校让检查流于形式。家长监督的渠道同样阻塞,学校以各种理由拒绝家长进入食堂检查。

案件宣判后,峨边县教育局宣布实施“透明厨房2.0计划”,要求各校开通厨房直播。然而,这一措施并未完全消除家长的疑虑。直播镜头始终对准洗菜池,关键的烹饪区和配菜台则不在画面之内。邻省试点的“食材溯源区块链”系统也遭遇尴尬,某校收到的牛肉扫码后竟跳转到养鸡场主页。

在民间,监督力量逐渐觉醒。多个城市出现“家长突击队”,通过摇号选出代表突袭检查食堂。这种民间监督虽然法律效力存疑,但倒逼当地市监局建立了快速送检通道,加强了食品安全监管。

这起77斤排骨贪腐案不仅揭示了校园食堂管理的黑洞,更触动了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和教育监管的深刻反思。它像一道永不愈合的伤口,提醒着每个人:阳光照不进的地方,总有人会举起火把,照亮黑暗。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