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邦生物近日公布的2025年半年报揭示了公司业绩的严峻挑战与战略转型的紧迫性。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9.21亿元,较去年同期下滑19.1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仅为0.52亿元,同比大幅下滑73.07%,扣非净利润的降幅更是达到了74.88%。
在主营业务持续不振的背景下,和邦生物正加速推进其“两极”发展战略,意图通过矿业资源的开发利用来弥补化工业务的亏损。然而,这一转型之路并非坦途,诸多不确定性仍笼罩其上。
矿业板块目前成为了公司业绩的重要支撑点。报告期内,该板块为公司贡献了超过1.42亿元的利润,其中马边烟峰磷矿的磷矿石销售表现尤为亮眼,上半年销量达到了约40.81万吨。公司的两个盐矿也运营稳定,为公司提供了可观的利润。
和邦生物在矿业资源的开发上动作频频,通过多种方式直接或间接持有矿权共计40宗,资源类型多达10种。其中,汉源刘家山磷矿和澳大利亚AEV磷矿项目都在按计划推进,预计将在2025年第四季度开始销售工程矿。
与矿业板块的蓬勃发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司的化工主业依然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受市场环境的影响,化学板块呈现出差异化的发展态势。尽管蛋氨酸产品销量同比激增72.58%,成为利润贡献的核心,但联碱产品却持续亏损,占公司营收近24%的份额。同时,草甘膦和双甘膦的价格虽然回升了20%,但仍处于盈亏平衡的临界点。公司整体销售费用的同比增加27.18%,也反映出市场拓展成本的急剧上升。
更为令人担忧的是,和邦生物在研发投入上的持续收缩加剧了技术护城河的风险。半年报显示,研发费用同比下降了43.83%,而财务费用却激增了91.94%。在行业龙头加速布局绿色生产工艺的背景下,和邦生物在双甘膦创新工艺上的先发优势正被迅速削弱。
和邦生物在推进重资产项目上也面临着巨大的资本开支压力。广安50万吨/年双甘膦项目虽然进展顺利,但已签订合同的金额高达15.6亿元,已支付的土地购买费用和设计、咨询与研发支出也颇为可观。同时,外部融资环境的收紧使得筹资活动现金净流入降幅达到了48.92%。
矿业板块的发展也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应对业务的快速拓展,和邦生物在国内外同步招募矿业专业人才,报告期内新招聘了265人,其中专家级人才20人。虽然这为公司矿业发展奠定了基础,但也增加了运营成本。同时,40宗矿权中仅5处在产状态,探矿权转采矿权的不确定性使得项目的回报周期存在变数。
尽管和邦生物的光伏玻璃及其他板块在报告期内呈现出一定的复苏迹象,但N型硅片和光伏组件产品的市场表现却不尽如人意。这反映出光伏行业虽然长期发展前景看好,但短期内仍处于深度调整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