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河南贾湖遗址新发现:8000多年前木棺现世,礼制萌芽早现端倪!​

时间:2025-09-09 11:05:43来源:ITBEAR编辑:快讯团队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近日公布,新石器时代早期重要遗址——贾湖遗址在最新考古发掘中取得突破性进展。考古团队在距今约9000年至7500年的墓葬群中,首次发现8000多年前的木棺遗存,为研究中国早期礼制起源提供了关键实物证据。

作为世界最早的可吹奏七声音阶乐器——贾湖骨笛的出土地,该遗址的第九、十次发掘工作持续两年,在聚落中心区域确认了一处保存完好的大型墓地。考古人员已清理出200余座墓葬,主要集中于贾湖文化二期和三期阶段,其中约三成墓葬可见明显等级差异。

据考古项目负责人介绍,中心墓地约60%的墓葬随葬有骨笛、龟甲器等特殊器物,部分骨笛制作工艺精湛,表面刻有等距划分的刻度符号。更引人注目的是发现"一墓五笛"的特殊现象,这类骨笛的形制与普通随葬品存在显著区别,推测可能具有特殊功能或象征意义。

在随葬品分析中,一座墓葬出土的600枚绿松石尤为震撼。考古人员指出,绿松石等珍贵资源的分布呈现明显空间集中性,反映出当时社会已出现资源占有的阶层分化。这种资源分配模式与墓葬规模、随葬品丰富程度形成呼应,暗示着特殊社会阶层的形成。

遗址外围新发现的环壕系统同样具有重要价值。这条修建于贾湖二期偏早阶段的防御设施,北部最宽处达18米,最深达2.2米。考古人员推测,北段可能利用自然地形改造而成,而东段壕沟内侧发现的疑似台阶结构,则显示人工规划的痕迹。

这些发现共同勾勒出贾湖社会复杂化的早期图景。考古团队认为,木棺葬具的出现将中国棺椁制度的起源时间提前了2000余年;壶罐鼎等明器组合及多样化祭祀坑,表明当时已形成原始葬仪体系;环壕工程则反映出集体性社会组织能力的提升。这些物质遗存与骨笛、龟甲器等文化符号共同构成独特的社会发展模式,使其成为研究中华文明起源的关键遗址。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