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中芯国际发行股份购子公司49%股权,全资控股背后是机遇还是挑战?​

时间:2025-09-09 21:41:23来源:第一财经陆家嘴编辑:快讯团队

中芯国际近日宣布,将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子公司中芯北方集成电路制造(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芯北方”)剩余49%的股权。此举旨在进一步提升公司资产质量,强化业务协同效应,同时避免因大规模现金收购带来的流动性压力。

根据披露的预案,中芯国际计划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简称“大基金一期”)、集成电路投资中心、亦庄国投、中关村发展及北京工投等五名股东发行股份,以收购其持有的中芯北方49%股权。其中,大基金一期持有32%的股份,集成电路投资中心持有9%,亦庄国投持有5.75%,中关村发展和北京工投分别持有1.125%。

交易完成后,中芯国际将持有中芯北方100%的股权,使其成为全资子公司。中芯北方作为中芯国际的控股子公司,主要为客户提供12英寸集成电路晶圆的代工及配套服务,涵盖多种工艺平台。

中芯国际表示,此次交易有助于优化公司资产结构,提升业务协同性。同时,公司强调,交易完成后仍将保持无实际控制人的状态,不构成重组上市。

在定价方面,中芯国际向五名交易对象发行的股份价格为74.20元/股,定价基准为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均价92.75元/股的80%。交易对象获得的股份锁定期为12个月。

民生证券研报指出,中芯北方作为成熟产能,其盈利能力已进入高峰期。收购完成后,将显著增厚中芯国际的归母净利润。根据财报数据,2025年上半年,中芯国际实现归母净利润23亿元,同比增长39.8%。

研报还提到,此次交易可能满足部分股东的退出需求。大基金一期作为中芯国际的主要股东,成立已近11年,进入“延展期”,有强烈的退出意愿。其他股东也存在类似需求。今年3月,大基金一期时隔近四年减持了中芯国际股份。

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副秘书长袁帅表示,此次交易不仅是技术补强,还能实现垂直协同,并为股东提供新的退出机会,可谓一举多得。他同时指出,交易的主要风险可能来自监管审批和行业竞争。

袁帅还强调,通过向特定对象发行股份的方式,中芯国际能够在不增加大规模现金支出的情况下实现全资控股,避免因大规模现金收购导致的流动性压力,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全资控股后,中芯北方的利润将全额并入中芯国际的财务报表,未来财务指标可能会有所体现。中芯国际联合CEO赵海军在业绩交流会上透露,从目前订单状况来看,公司产能供不应求的状态预计将持续至今年10月左右。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