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预制菜概念股ESG报告披露率待提升 专家:透明度是守护消费者信任的关键

时间:2025-09-17 01:01:34来源:每日经济新闻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罗永浩公开批评西贝餐饮门店使用预制菜且定价偏高,这一言论迅速引发公众对预制菜行业的广泛关注,相关话题多次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在此背景下,预制菜企业的食品安全管理、信息披露质量等议题成为市场焦点。

根据Wind数据统计,A股市场涉及预制菜概念的31家上市公司中,仅有14家发布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相关报告,披露比例不足五成。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副院长施懿宸指出,作为与食品安全高度相关的行业,预制菜企业亟需通过更严格的信息披露标准,构建消费者信任体系。

在已披露的报告中,企业关注的重点领域包括产品安全控制、供应链管理效率以及气候变化应对。从报告命名方式看,10家企业采用"可持续发展报告"或"ESG报告"等标准化名称,另有4家仍沿用传统的"社会责任报告"称谓。通过"ESG行动派"数据平台分析显示,31家企业的ESG评级呈现梯度分布:9家获评A级(含A+、A、A-),9家为B级,8家C级,5家D级。

在环境保护实践方面,头部企业展现出差异化路径。金龙鱼(SZ300999)依托自主研发的运力管理平台,构建了涵盖公路、铁路、水运的多式联运体系,通过多温层城市配送网络实现物流环节的节能减排。新希望(SZ000876)则聚焦包装材料革新,采用可降解材质替代传统包装,从源头减少废弃物产生。

碳排放数据披露呈现显著差异。14家披露ESG报告的企业中,8家公布了范围一(直接排放)和范围二(间接排放)数据,但仅有4家完整披露范围三(价值链排放)信息。施懿宸分析认为,预制菜企业的范围三排放主要源自物流运输、委外加工及上游供应链,由于合作方规模参差且环保意识薄弱,导致相关数据收集困难。

随着《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战略的深化实施,食品行业正经历从单纯安全保障向营养健康管理的转型。2025年2月实施的新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24),对添加剂使用范围和剂量作出更严格限定,倒逼企业调整产品配方。

多家龙头企业已制定具体改进目标。新希望在可持续发展报告中承诺,通过数字化手段严控质量关卡,实现全年产品零召回。金龙鱼推行"五强四零"质量战略,构建覆盖全产业链的质量管理体系。双汇发展(SZ000895)提出量化减负目标:以2020年为基准,到2030年实现火腿肠等产品减盐1.2万吨、减脂3000吨、减糖5000吨。

供应链透明度建设成为行业共识。金龙鱼建立供应商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平台,将商业道德、环保标准等要求纳入准入审核体系。新希望设立供应商管理委员会,通过认证评审小组对供应商进行分级管理。安井食品(SH603345)特别强调中小企业保护,报告期内中小企业采购占比达28.59%,采购单量占比36.2%。

施懿宸将此次争议定性为食品安全信任危机。他指出,在信息充分透明的市场环境下,产品定价将真实反映质量差异,企业无需通过信息不对称获取超额利润。ESG体系通过强制信息披露机制,既为消费者提供决策依据,也倒逼企业提升管理标准。"透明度是重建市场信任的基石,这比任何营销手段都更具持久价值。"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