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游戏行业迎来显著增长,成为资本市场和产业领域的双重亮点。数据显示,今年以来游戏行业指数累计涨幅达82.61%,在申万二级行业涨幅榜中位居第三,展现出强劲的市场表现。9月17日,行业指数单日上涨2.13%,其中恺英网络涨幅达9.01%,巨人网络、迅游科技等个股涨幅均超过4%。
行业收入方面,2025年前七个月游戏市场实现销售收入1970.84亿元,同比增长12.58%。纵向对比显示,2022年至2024年行业收入分别为2658.84亿元、3029.64亿元和3257.83亿元,持续攀升的曲线印证了产业发展的蓬勃态势。用户规模同步扩张,截至2025年6月,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达5.84亿人,较去年末增加2692万人,占网民总数的52%。值得注意的是,女性玩家占比提升至48%,较2024年底增长3.1个百分点,成为推动市场创新的重要力量。
政策端持续释放利好信号,游戏版号审批效率显著提升。2025年8月,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166款国产网络游戏及7款进口游戏,审批周期缩短、发放节奏稳定为行业注入发展动能。开源证券分析指出,游戏产业与创新药行业存在相似特征:二者均需前期大量投入,产品上市后进入长期回报期,具有"高投入、高风险、长周期"的典型特征。这种商业模式使得游戏企业在业绩兑现期往往能实现盈利的爆发式增长。
电子竞技领域同样保持增长势头。2025年上半年,中国电竞产业收入达127.61亿元,同比增长6.1%。产业布局从传统的东亚、东南亚市场向拉美地区延伸,中国自主研发的电竞赛事在海外影响力持续扩大。这种全球化发展态势与游戏出海战略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行业边界拓展。
出海业务成为重要增长极。据统计,A股20家游戏公司2025年上半年境外收入合计218.23亿元,同比增长30.43%。其中ST华通以89.58亿元位居榜首,昆仑万维、三七互娱分别以34.41亿元和27.24亿元紧随其后。ST华通旗下Century Games凭借十余年海外运营经验,已在欧美、日韩等地设立本地化团队,境外收入占比达52.06%。
从资本布局来看,QFII机构对游戏板块青睐有加。截至2025年上半年末,迅游科技、ST中青宝、冰川网络等5只个股获QFII重仓,持股市值分别达7446.4万元、5920.29万元和4579.3万元。这种资金配置变化反映出国际资本对中国游戏产业长期价值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