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张一鸣俞勇携手成立知春创新中心,探索创新人才培养新路径

时间:2025-10-10 19:16:49来源:互联网编辑:快讯

上海徐汇区漕河泾新兴技术开发区内,一座以创新人才培养为目标的新型机构——知春创新中心正式亮相。该中心由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与上海交通大学ACM班创始人俞勇教授共同发起,旨在探索突破传统教育框架的人才培养模式。

10月9日,知春创新中心举办开业仪式,两位发起人携14名预备研究员及其家属共同出席。上海徐汇区区长王华、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院士等嘉宾也到场见证。活动现场陈列着学员们创作的敦煌古风AI游戏、火箭动力装置等跨学科作品,这些16至18岁的年轻人从800余名报名者中脱颖而出,经过科技营实践筛选后成为首批预备研究员。

该机构成立于2025年4月,选址于科技企业与研究机构聚集的现代服务业园区。其核心培养方案以科技史为脉络,将数学、天文、物理、生物、化学等学科知识融入实践项目。预备研究员需在自主探索的环境中完成从理论学习到成果转化的全过程,这种模式突破了传统学科界限,强调在真实场景中培养创新能力。

俞勇教授在发言中阐释了"好奇、探源、破界、创造"的办学理念。他以从业40年的教育经验指出,当前教育需要重构知识传递方式,培养能应对不确定未来的创新者。这位创建ACM班24年的教育者坦言:"年逾花甲仍想折腾",希望在人工智能时代重新定义精英教育。

张一鸣分享了创办初衷。他通过长期观察发现,许多人才存在"专业过拟合"现象——具备熟练技能却缺乏创新突破能力。为此,中心特别设计弹性培养体系,通过项目制学习激发独立思考,在解决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培育韧性。他强调:"创新人才需要保持平常心,在探索中建立对不确定性的包容力。"

追溯机构诞生历程,2016年张一鸣注意到字节跳动多位顶尖算法工程师出自交大ACM班。在拜访俞勇教授及图灵奖得主John Hopcroft后,他开始资助高校计算机教育提升计划。2024年与俞勇深入交流时,美国欧林工学院的项目制教育模式成为重要启发,这家每年仅招收80名本科生却培养出顶尖人才的学院,印证了小规模精英教育的可行性。

目前,知春创新中心已开展三期未来科技营,为青少年搭建跨学科知识平台。每年计划招募30名全职预备研究员,通过实践项目积累创新经验。这种教育实验被视为对现有体系的补充,旨在培育具有"从0到1"突破能力的科研新锐。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