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9月16日消息,2024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期间,北京迎来了一场关于企业全球化与开放型经济的高峰论坛。此次论坛由全球化智库(CCG)与北京市“两区”办联合主办,聚焦中国在全球经济中的新角色与挑战。
在论坛上,多位专家对中国外资流入额下降的现象进行了深入剖析。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院长屠新泉指出,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国正面临政策和市场环境的双重挑战,需从商品要素流动性开放向制度型开放转变。
据ITBEAR了解,中国曾以高达7%的外资流入额与GDP比例彰显其对外开放成就,但如今这一比例已锐减至1%,甚至低于日本。屠新泉强调,这背后的原因包括政策调整和市场环境变化,特别是在服务业和高科技产业领域。
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则从全球资本流动的角度解读了外资比例下降的原因。他认为,资本始终流向能挣钱的地方,随着中国经济结构的转型,一些低端产业链可能会外移,而高端产业链将继续留在中国发展。
中国欧盟商会副主席马晓利在论坛上提及了在华欧盟企业面临的挑战,尤其是在利润率和投资回报率方面。他指出,尽管中国市场充满机遇,但中小企业在数据和技术层面的考量可能阻碍其在中国投资。
在讨论如何吸引外资的新策略时,郭文杰和刘持金均提到了服务业和资本市场的潜力。郭文杰表示,中国应敢于向外资开放资本市场,允许外国企业在中国上市,以进一步吸引外资。刘持金也强调,中国服务市场,如养老和健康市场,正不断发展,政府应考虑在制度上开放以吸引外国企业。
此外,专家们还就监管政策、产权保护、产业补贴等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屠新泉提出,中国应在制度型开放方面与国际规则和标准相通相容,通过国际监管协调寻求合理的监管水平。马晓利则呼吁积极主动吸引更多欧盟企业来华投资,并通过创新合作推动市场发展。
论坛最后,专家们一致认为,中国在吸引外资方面需创新思维,利用自身优势,同时改善政府服务,以创造更加友好和有利的营商环境。
#北京企业全球化论坛# #外资流入下降# #制度型开放# #服务业潜力# #资本市场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