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的资本市场中,沪深北交易所与港交所的上半年表现尤为亮眼。数据揭示,沪深北三地交易所共计接纳了177家企业的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这一数字已经超越了去年全年的受理总量,显示出中国资本市场活力的显著提升。
具体来看,深市在上半年的IPO申请受理中占据了32家企业的席位,其中包括主板的11家和创业板的21家。沪市也不甘示弱,受理了30家企业的申请,主板与科创板分别为9家和21家。而北交所更是以115家的受理数量,成为了三地中的佼佼者。
然而,如果以实际发行日来统计,上半年的IPO项目数量则总计为48家,这显示出尽管受理数量庞大,但真正完成发行的项目仍需时间。不过,这并不影响A股市场整体向好的趋势。
转向港股市场,港交所在上半年的表现同样令人瞩目。据统计,港交所共有44只新股成功上市,合计募资额超过了千亿港元,这一成绩使得港交所成为了全球IPO融资额排名第一的交易所。这不仅彰显了香港作为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也反映出投资者对港股市场的信心。
港股市场的一二级市场在上半年也呈现出了强劲的融资势头。数据显示,上半年股权融资总额达到了2501.29亿港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大增了318.15%。这一数据无疑为港股市场的未来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港股市场中回购活动也十分频繁。据统计,近230家港股公司进行了回购操作,同比增幅显著。其中,互联网科技、金融蓝筹等板块的公司表现尤为亮眼,成为了回购的主力军。同时,消费板块的回购队伍也在不断扩容,显示出投资者对这些板块未来发展的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