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工业硅期货市场经历了一波显著的“倒V”型走势,价格先扬后抑。截至最近交易日收盘,主力合约价格已下滑4.31%,定格在7765元/吨。与此同时,工业硅现货市场则表现出稳中有升的态势。具体而言,根据Mysteel的最新数据,7月1日,新疆地区通氧421#工业硅的均价为8150元/吨,较前一日上调了100元/吨。
针对此番市场波动,国贸期货研究院院长助理方富强分析指出,工业硅期货价格在初期上扬,主要得益于新疆大型厂家的减产幅度超出市场预期,从而提振了市场情绪。然而,随后的大幅回调则与市场情绪降温以及焦煤期货价格的大幅下跌密切相关。
广发期货的分析师纪元菲则进一步阐释了减产对基本面带来的边际改善效应。她表示,工业硅期货价格的早期飙升为产业企业提供了套保良机,同时西南地区可能有更多企业复产,进而提升开工率。然而,考虑到新产能的投放、丰水期的到来以及其他企业暂无减产计划,即便大厂按计划减产,7月的产量预计仍将维持在30万吨以上。产量的持续增加无疑将加大市场供应压力。
从基本面来看,西南地区丰水期的复产进度并不如预期那般顺利,整体供应恢复节奏相对缓慢。随着工业硅价格的反弹,部分硅厂开始表现出套保及复产的意愿,这导致供应压力有所回升。据统计,当前工业硅主产区的总产量达到4.8万吨,环比增加1020吨,同比增长0.84万吨,预计6月的产量有望达到35万吨。纪元菲认为,新疆大型企业的产能恢复情况将直接影响7月的供应量。
在需求方面,纪元菲指出,7月工业硅的需求有望回暖,特别是多晶硅的增产预计将带来约2万吨的需求增量。然而,尽管下游产量有所增加,但终端需求依然疲软,硅片、电池片、组件的价格仍在持续下跌,需求难以实现根本性好转。多晶硅方面,预计7月的产量将随着主要生产企业的复产而有较大幅度增长,有望达到12万吨。
中信期货分析师郑非凡补充说,尽管多晶硅的开工率有所回升,但其对工业硅的需求增量有限。有机硅产业链目前仍处于持续亏损状态,采购以刚需为主;而铝合金需求则整体保持平稳。
随着西南丰水期的到来,行业的平均生产成本已降至底部。百川盈孚分析师韩心阔认为,西南地区企业的开工率将达到周期性高位。尽管北方地区企业加大了生产调控力度,但这并不足以使行业库存在三季度持续减少。据统计,截至6月26日当周,工业硅社会库存共计54.2万吨,环比下降1.7万吨;厂库库存下降0.23万吨,至22.32万吨。
韩心阔预计,在全面进入丰水期后,工业硅价格的探底过程将告一段落。下游企业将在三季度分阶段进行补库。在资金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西南硅厂可能会在保证生产运转的同时尽可能积累库存。而北方企业为了应对西南新货的挤压,选择在丰水期前抛货去库。总体而言,在丰水期期间,工业硅的总库存或将持续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