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绿电市场爆发!2025年前5月交易量破2200亿千瓦时,新能源成主力

时间:2025-07-02 15:53:13来源:龙马频道编辑:快讯团队

在中国积极推进能源转型与实现“双碳”目标的背景下,绿色电力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蓬勃发展。据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最新数据揭示,2025年前五个月,全国绿色电力交易量已跃升至2209.45亿千瓦时,与去年同期相比,激增49.2%,这一数字不仅刷新了历史记录,更深刻反映出中国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的显著进展。

市场活力的显著提升从绿电交易量的快速增长中可见一斑。与2024年前五个月的1481亿千瓦时相比,2025年的交易量实现了质的飞跃,增速远超全社会用电量的整体增幅。这一背后,是新能源装机规模与发电量的双重跃升。2024年,中国新能源市场化交易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占新能源发电总量的55%,标志着新能源已成功从“辅助能源”转变为“核心能源”。西藏地区的表现尤为亮眼,2025年5月,其绿电交易量首次超过1亿千瓦时,清洁电力正通过特高压输电线路源源不断地输往东部负荷中心,跨区域资源配置的潜力得到了有力验证。

技术与政策的双重支撑为绿色电力市场的扩容注入了强大动力。全国电网互联互通的格局已基本成型,省间输电能力已突破3亿千瓦,为绿色电力的大规模消纳提供了坚实基础。2025年6月,北京、广州、内蒙古三大电力交易中心携手完成了蒙西、甘肃至广东的跨三经营区绿色电力交易,成交电量达到1637万千瓦时,单日最大消纳能力提升了20万千瓦,开创了绿色电力跨区域交易的新模式。与此同时,绿色电力环境价值定价机制日益完善,2025年5月,绿电环境价值的月度均价已达到5.06厘/千瓦时,较2024年有了显著提升,环境溢价正逐步转化为企业的绿色竞争优势。

市场主体的多元化进一步激发了绿色电力交易的活力。截至2025年6月,全国电力经营主体数量已突破80万家,与2016年相比,增长了近20倍。其中,售电公司数量超过4000家,超过60万家零售用户通过市场化方式购买电力。独立储能、虚拟电厂等新型市场主体积极参与市场调节,形成了“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新格局。以某虚拟电厂为例,通过整合分布式光伏与可调负荷资源,该电厂在广东电力现货市场中每日可实现数百万千瓦时的绿色电力交易,成为新型电力系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场绿色革命正深刻改变着中国的能源产业格局。绿色电力交易量的爆发式增长,不仅是对新能源消纳能力的一次全面检验,也是电力市场化改革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随着全国统一电力市场建设的加速推进,跨省区绿色电力交易的常态化,以及碳市场与电力市场的深度融合,中国正以市场化手段积极应对能源转型的挑战,为全球气候变化治理贡献着独特的“中国智慧”。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