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场在今日经历了震荡调整,呈现出明显的分化格局。蓝筹股表现出较强的韧性,上证50与沪深300指数均微幅上涨,而科技成长股则有所回调,创业板指、科创50及北证50指数跌幅均超过1%。市场总体情绪偏谨慎,约三分之二的股票下跌,成交额进一步缩减至1.4万亿元,这已是连续第五个交易日成交量萎缩。
板块方面,海洋经济、新能源、环境监测以及水泥等板块成为市场的亮点,涨幅位居前列。相比之下,地面兵装、元器件、通信设备以及人脑工程等板块则表现不佳,跌幅居前。资金流向数据显示,电力设备行业吸引了近60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入,基础化工行业也获得了超过37亿元的净流入,钢铁、有色金属、煤炭及农林牧渔等行业同样获得了超过20亿元的净流入。然而,电子行业则遭遇了超过84亿元的主力资金净流出,计算机、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也均超过30亿元,通信与国防军工行业净流出亦超过20亿元。
对于后市的展望,多家券商给出了不同的观点。国盛证券认为,当前市场仍处于盈利周期磨底的估值主导阶段,政策发力与科技赋能是全年的核心期待。7月份的投资思路中,关税、降息、政策及半年报等因素的验证将主导风险偏好波动,建议关注上游涨价支撑的贵金属、小金属以及化工中的硫酸、硫磺产业链等。而长城证券则指出,当前股市缺乏明确主线,部分因风险偏好抑制而波动的科技成长板块如半导体、人工智能、消费电子等值得关注;新消费、创新药等成长性行业在调整后仍有上行潜力;银行、公用事业等稳定板块在风险未完全释放时仍具配置价值。同时,随着半年报业绩预告的逐渐披露,业绩超预期的个股机会也不容忽视。
新能源概念股今日全线走强,尤其是光伏方向,板块指数创下三年来的新高。光伏设备、BC电池、光热发电以及钙钛矿电池等细分板块也纷纷大涨。多只个股涨停,包括秀强股份、大烨智能、*ST新元等,双良节能、凯盛新能、亿晶光电、亚玛顿等也集体涨停。
港股市场上,太阳能概念股也跟随大涨,阳光能源、卡姆丹克太阳能、福莱特玻璃、凯盛新能等涨幅均超过10%。这一涨势背后,是国内头部光伏玻璃企业计划自7月起集体减产30%的消息提振。据上海有色网报道,此举旨在破除“内卷式”竞争,改善国内供需失衡的状况。受此影响,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放量高开高走,走出上市以来首次涨停行情,工业硅主力合约也大涨4.79%。
风电概念股同样表现强劲,板块指数连续第八日上涨,创下2015年6月以来十年的新高。克莱特涨停,涨幅达30%,大连重工、尚纬股份、康达新材、赛伍技术等也强势封板。这一涨势与昨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相呼应,会议强调要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强做优做大海洋产业,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
可燃冰、能源金属、核电核能、地热能等新能源细分领域也纷纷上扬,长城电工、再升科技、雪迪龙、冰山冷热等多只个股涨停。这些板块的强势表现,进一步凸显了新能源领域在当前市场中的重要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