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川股份股价近日遭遇重创,具体发生在7月2日,当日收盘时股价大幅下跌5.74%,每股价格跌至7.06元,公司总市值缩水至41.95亿元。
这一市场反应似乎与百川股份发布的公告密切相关。7月1日晚间,公司宣布其实际控制人、董事长郑铁江已被江阴市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留置。这一消息迅速在市场上引起轩然大波。
郑铁江作为百川股份的创始人,现年61岁,不仅是百川股份的董事长,还在多家关联公司担任董事职务。根据最新数据,郑铁江及其妻子王亚娟合计持有百川股份15.54%的股份,是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尽管目前郑铁江被留置及立案的具体原因尚未公开,但百川股份表示公司已对此进行了妥善安排,并强调公司拥有完善的治理结构及内部控制机制,将确保公司运营的合规性和稳定性。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百川股份曾因财务会计报告违规而受到深交所的监管函。
具体来看,百川股份在2024年1月30日披露的2023年度业绩预告中,预计归母净利润为亏损3.6亿元至4亿元。但2023年年报显示,实际归母净利润为亏损4.66亿元,与预告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公司董事长郑铁江、总经理蒋国强以及财务总监曹彩娥均受到了深交所的点名批评。
尽管面临诸多挑战,百川股份仍强调公司其他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均正常履职,公司控制权未发生变化,日常经营管理由管理团队负责,且生产经营情况正常。不过,郑铁江家族在公司董事会中的话语权不容忽视,其兄弟郑江和儿子郑渊博均在上市公司担任要职。
从业务层面来看,百川股份主营业务涵盖精细化工、新材料和新能源三大板块。近年来,公司业绩波动较大,尤其是2023年出现巨额亏损。然而,在2024年,得益于偏苯三酸酐(TMA)市场的走俏,百川股份成功扭亏为盈,实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的大幅增长。
TMA作为一种重要的精细化工产品改性和添加的中间体,市场需求旺盛。此前,由于行业产能相对集中,供给端收紧导致TMA价格大幅上涨。百川股份也借此机会实现了业绩的大幅提升。然而,随着其他企业产能的扩张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剧,TMA市场的高景气周期能否持续仍存疑。
在新材料和新能源领域,百川股份也在积极布局。例如,公司“年产3万吨石墨负极材料(8万吨石墨化)项目”已正式投入生产。然而,该项目的产能释放需要一个过程,且未来市场变化尚存在不确定性。因此,百川股份也提示了产品销售价格、原材料价格波动等风险。
总体来看,百川股份在面临实际控制人被留置及立案等不利因素的同时,仍需应对市场竞争、产能扩张以及新业务板块的不确定性等挑战。未来,公司能否在保持业绩稳定增长的同时,有效应对这些挑战,将备受市场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