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期的一系列波折之后,浙江奥康鞋业股份有限公司(奥康国际,股票代码:603001.SH)迎来了管理层的重要调整。2025年7月1日,公司正式公告,经由第八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决议,创始人王振滔重返董事会,兼任董事长及公司总裁一职,任期直至本届董事会期满。
王振滔,这位国内民营鞋服业的标志性人物,早在1988年以微小资本起家,创立了永嘉奥林鞋厂,即奥康国际的前身。凭借坚韧不拔的努力和对品质的执着追求,他不仅扭转了温州鞋业“假冒伪劣”的形象,还成功带领奥康国际于2012年登陆上交所主板,成为业内首家A股上市的民营鞋企。
然而,近年来奥康国际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自2013年起,公司业绩逐渐步入下滑通道,尤其是净利润表现,从2015年的3.90亿元大幅缩水至2019年的2249.72万元。进入2020年代后,挑战更为严峻,连续三年亏损,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74亿元、-0.93亿元和-2.16亿元。
面对困境,王振滔曾尝试通过多元化品牌战略寻求突破。2015年,他敏锐捕捉到户外运动的兴起,拿下斯凯奇在中国南方部分地区的经销权,随后又获得彪马品牌的代理,力图在运动休闲市场占有一席之地。同时,奥康国际也强化自有品牌,聚焦于“更舒适的男士皮鞋”,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产品体验,并加大品牌营销力度,包括米兰时装周的亮相和邀请明星代言等。
尽管如此,奥康国际的业绩颓势并未得到根本性扭转。公司过度依赖线下门店的销售模式,在线上渠道的拓展上进展缓慢,加之自有品牌和代理品牌在2024年均出现营收和门店数量的下滑,使得转型之路愈发艰难。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营收同比大降22.30%,归母净利润转亏,净亏损达0.44亿元。
为了寻求新的增长点,奥康国际曾于2024年末筹划跨界收购半导体企业联和存储科技(江苏)有限公司,但这一被市场视为“战略性转型”的举措,仅半个月后便因交易条件未能达成一致而告吹。消息一出,公司股价连续三日跌停,市场反应强烈。
此番王振滔的回归,被外界视为公司在业绩持续承压、转型受阻背景下的被动选择。值得注意的是,王振滔及其一致行动人奥康投资的股权质押比例颇高,其中王振滔个人质押比例已接近100%,合计质押股份占公司总股本的34.19%。加之近年来因信息披露违规等问题多次遭到监管处罚,奥康国际在高比例股权质押和合规风险的双重压力下,未来的转型之路恐将更加坎坷。
奥康国际的遭遇并非个例,反映了中国鞋行业在消费趋势变化和产业升级背景下的普遍焦虑。同行如哈森股份、红蜻蜓等也纷纷尝试跨界转型,但转型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需要企业在财务基础、合规治理等方面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