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电池行业再度传来重磅消息,欣旺达宣布计划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并申请在香港联交所主板挂牌上市。这一举动标志着欣旺达正加速推进其全球化战略,意在构建一个更为国际化的资本运作平台,以提升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据悉,尽管欣旺达尚未正式递交上市申请,但其目的与众多近期奔赴港股的A股上市公司不谋而合,即通过港股市场打造一个更加开放的融资平台。欣旺达自成立以来,便深耕于锂离子电池的研发与制造,产品涵盖电芯及模组,广泛应用于消费类、电动汽车类及储能系统类等多个领域。
作为A股市场的老牌电池企业,欣旺达自1997年由现任董事长王威与其兄弟共同创立以来,已发展成为市值超过360亿元的行业巨头。近年来,欣旺达在动力电池和储能领域的布局日益扩大,形成了消费类、电动汽车类和储能系统类三大业务板块齐头并进的局面。然而,这种“三线作战”的策略也对公司的财务控制和业绩表现提出了更高要求。
从财务数据来看,欣旺达近年来营业收入持续增长,但利润表现相对平稳。2020年至2024年间,公司营业收入从296.92亿元增长至560.2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则从2.62亿元增长至16.05亿元。进入2025年,欣旺达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122.89亿元,同比增长11.97%,归母净利润为3.86亿元,同比增长21.23%。然而,扣非归母净利润却同比下滑5.97%,显示出公司在扩张过程中面临的财务压力。
为了满足业务扩张的需求,欣旺达在过去几年中频繁进行融资。自2018年至2021年,公司完成了两次定增,但2023年的定增方案最终未能成行。欣旺达还宣布终止了两个大型投资项目,包括宁乡的智能硬件生产基地和30GWh动力电池生产基地,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司在财务上的谨慎态度。然而,随着港股上市计划的公布,欣旺达似乎正重新考虑进入扩张周期。
值得注意的是,欣旺达并非近期唯一一家奔赴港股的电池企业。今年以来,包括亿纬锂能在内的多家A股电池企业已先后递交港股上市申请。这些企业纷纷表示,港股上市将有助于提升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国际业务发展需要,并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赤峰黄金、蓝思科技、东鹏饮料、先导智能等知名上市公司也纷纷宣布递表港股或已成功在港股上市。
业内专家指出,港股市场今年以来的活跃表现吸引了众多A股上市公司的关注。面对充沛的资金环境,有融资需求的公司自然不会错过这一机会。推动企业走出去已成为行业共识,不仅限于电池公司,所有有能力、有意愿出海的公司都在积极寻求海外发展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