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领域的领军企业英伟达在隔夜交易中股价下跌3.5%,同时,软件巨头Palantir和芯片设计先锋Arm也分别遭遇9.4%和5%的大幅下滑。这一系列科技股的颓势,直接拖累了纳斯达克指数,使其收跌1.4%。
此番美股科技板块震荡的导火索,源自麻省理工学院发布的一份题为《生成式AI鸿沟:2025年商业AI现状》的研究报告。该报告揭示了一个令人震惊的事实:高达95%的企业在生成式AI领域的投资并未获得任何回报。无独有偶,OpenAI的首席执行官Sam Altman也发出了AI投资泡沫的警告,进一步加剧了投资者的担忧情绪。
然而,在AI热潮遭遇质疑的同时,也不乏乐观的声音。花旗分析师罗伯·罗就反驳了将当前AI热潮与互联网泡沫相提并论的观点,他指出,当前企业盈利稳健,现金流充足。韦德布什证券的分析师丹·艾夫斯也认为,当前的资本支出热潮是AI行业的“验证时刻”,尽管存在“局部泡沫”,但AI革命才刚刚开始。
值得注意的是,即便Sam Altman发出了AI投资泡沫的警告,但他的实际行动却透露出对AI未来的坚定信念。据悉,他正计划让OpenAI投入数万亿美元建设数据中心,并积极寻求算力合作。
关于AI是否存在泡沫的争议,有观点认为,真正的投资高手应勇于面对泡沫,洞察其本质,并适时利用,最终在狂欢结束前全身而退。
近期,一篇在投资圈广为流传的文章指出,在牛市中,一旦错过真正有价值的标的,再想上车将变得异常艰难。因为一旦卖出,往往会发现个股继续上涨,而当想要再次买入时,却已难以下决心。这种反复寻找低位个股却错过真正价值股的过程,往往会让人错失整个牛市。
在A股市场,昨日主要指数集体上扬,上证指数更是创下阶段新高。截至收盘,上证指数、深证成指、创业板指数分别上涨1.04%、0.89%、0.23%,科创50指数更是大涨3.23%。尽管沪深两市成交额较前一交易日有所缩减,但仍保持在2.4万亿元的高位。
回顾历史,上证指数在突破重要阻力位后,往往伴随着一段时间的震荡整理,随后便开启新一轮的上涨行情。例如,2006年10月上证指数突破2001年至2004年的高位区间后,经过半个多月的横盘震荡,便一路走高。同样,2014年9月和11月上证指数在突破重要阻力位后,也经历了类似的震荡格局,随后便迎来了牛市的主升浪。
借鉴历史经验,当前上证指数在突破2015年11月以来的高位区间后,市场展开大规模调整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投资者可以更加专注于板块和个股的表现。
在板块方面,近期AI硬件方向的光模块、液冷等概念股涨幅显著。尽管受美股科技板块调整影响,AI硬件方向在开盘时出现了明显回调,但随后迅速反弹。收盘时,CPO概念、PCB概念、英伟达概念等板块指数均收红。其中,国产AI硬件表现尤为抢眼,寒武纪、芯原股份、浪潮信息等个股大涨,带动了整个AI硬件板块的走强。
半导体板块也表现出色,半导体、MCU芯片、SOC芯片等板块指数领涨。其中,半导体板块指数收盘大涨3.83%,创出近期新高。该板块自去年10月以来一直呈现大箱体震荡格局,整体结构稳健。本周一的突破加上今日的中阳线,标志着该板块有望迎来新一轮上涨行情。
汽车类板块也表现出强劲的上涨动力。该板块指数本周一创历史新高后,今日再次收出中阳线,短期上行趋势明显。半导体和汽车类板块中的个股,如人形机器人、智能驾驶、人工智能等概念的标的,更是备受市场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酿酒板块在最近两个交易日也走强。这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调节市场节奏的作用,使得大盘的涨势更加平稳。然而,从历史规律来看,每一轮牛市或结构性牛市的主线板块往往难以在下一轮中重复领涨。因此,投资者在布局时还需谨慎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