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杜国楹携“雷军式打法”入局无糖茶,是再创爆款神话还是难破市场困局?

时间:2025-09-09 22:14:58来源:无冕财经编辑:快讯团队

在中国商业史上,杜国楹的名字始终与“爆款制造机”紧密相连。从矫正带、学习机到高端手机,这位营销高手用二十余年时间打造出多个现象级产品,却在每一次市场狂欢后悄然离场。如今,这位曾被贴上“割韭菜”标签的商人,带着小罐茶品牌高调杀入无糖茶赛道,试图用一场“去营销化”的转型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

回溯杜国楹的创业轨迹,其成功密码始终围绕着对消费心理的精准把控。1997年,他以5000元买下“英姿带”专利,通过电视广告轰炸和明星代言,将背背佳塑造成家长解决孩子体态问题的“神器”。2003年全民学英语热潮中,好记星以“五维记忆法”突破电子词典查词功能,用“不用父母老师也能提分”的承诺直击家长焦虑。2009年推出的E人E本,则通过冯小刚、葛优的代言和机场高端场景投放,将手写平板包装成商务精英的身份符号。

这些产品的共同特征在于:用广告制造需求焦虑,以概念包装技术差异,最终通过渠道饱和攻击实现快速变现。数据显示,E人E本三年卖出40万台,销售额超10亿元,2013年被清华同方以14亿元收购时,其市场份额已达5.65%。但过度依赖营销的副作用也逐渐显现——8848手机因“钛金”材质争议陷入信任危机,小罐茶“大师作”宣传更引发行业集体质疑。

“以前是看到天花板就撤,现在想做个长久品牌。”杜国楹在近期采访中坦言。这种转变在小罐茶身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企业包下茶园建立上游供应链,投入3.2亿元研发资金获得1360项专利,试图用产业链深度对抗“营销公司”的标签。2018年20亿元销售额的背后,是杜国楹对茶行业天花板的重新认知——“这个赛道足够大,不用急着退出”。

5月21日的小罐茶无糖茶发布会上,杜国楹的营销策略出现显著变化。他不再强调“爆款公式”,转而讲述“13年布局茶叶产业链”的故事,将产品与“东方味道代表中国饮品”的宏大叙事绑定。这种叙事方式与雷军“人生最后一次创业”的表述异曲同工,都试图通过个人声誉背书提升品牌格局。

在具体打法上,杜国楹展现出对行业标杆的深度研究。他致敬东方树叶“开启中国无糖茶时代”,借势农夫山泉的品牌势能;像小米列手机参数般展示产品数据,宣称其高香无糖茶在汤色、香气、滋味维度综合得分第一;最终定价策略更直接复刻小米模式——内部建议价15元/瓶,最终定为5元/瓶,制造价格反差惊喜。

这场转型初见成效。新品上市2小时内核心渠道售罄,东方美学包装和“高香”定位在同质化市场中形成差异化。但冷冰冰的数据揭示着更严峻的现实:马上赢数据显示,2025年3月无糖茶线下销售额同比下滑,产品平均容量从550毫升增至620毫升,单价仅从5.15元微涨至5.40元。东方树叶、三得利等头部品牌已占据超九成市场份额,农夫山泉通过专属冰柜实现超七成终端触达,三得利则依托便利店渠道形成防御壁垒。

渠道劣势成为小罐茶的最大掣肘。目前其2105家线下门店多集中在高端商超,与大众饮料市场的渠道基因严重错位。在行业追求“高质低价”的趋势下,小罐茶5元/瓶的定价与农夫山泉持平,部分便利店涨至6元/瓶,可能影响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选择。

不过,行业专家仍给出乐观预期。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指出,小罐茶完整的产业链和成熟的供应链是其天然优势,有望推动行业品质升级。营销专家路胜贞也认为,茶企多年积累的行业信誉,能帮助其在茶饮衍生领域快速切入。杜国楹本人则给出三年时间窗口:“前三年不赚钱,备足子弹打好第一战,三年后才能上牌桌。”

从“赚快钱”到“打持久战”,杜国楹的转型能否成功尚未可知。但可以确定的是,这位营销高手正在用最不“杜国楹”的方式,试图撕掉贴在自己身上二十余年的标签。当无糖茶市场的战火愈演愈烈,这场关于商业本质的终极考验,或许将重新定义中国消费品的成功法则。

更多热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