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秋国庆双节期间,白酒市场虽未呈现往年的火爆景象,但行业内部正悄然发生积极变化。据终端反馈,白酒整体销售表现较为平淡,传统旺季的热闹氛围有所减弱,不过市场情绪已较此前明显改善,行业对未来复苏的预期逐步增强。
中国酒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白酒行业调整态势显著。1至6月,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减少至887家,较去年同期减少超百家;产业产量191.59万千升,同比下降5.8%;销售收入3304.2亿元,仅微增0.19%;利润总额876.87亿元,同比下滑10.93%。尽管数据承压,但市场对行业长期价值的判断正趋于理性,极端悲观情绪有所缓解。
在行业信心重建的关键阶段,华创证券投研团队率先提出积极观点。9月中旬,该团队发布贵州茅台专题研报,维持2600元目标价及“强推”评级,并随后发布《白酒周期:底部的信号》,系统阐述行业判断。其核心观点认为,今年三季度酒企报表或加速出清,8月起动销降幅已收窄,中秋前后可能迎来“报表-动销”拐点。若春节动销修复超预期,行业正循环将进一步确认。
华创证券指出,打破行业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酒企主动调整策略:通过停货牺牲短期报表业绩,以费用投入激活终端动销,增加开瓶率,同时补贴渠道和消费者。行业见底的信号将出现在忠诚消费者库存降至低位、价格回归合理区间时,这部分核心消费群体的需求复苏将带动市场回暖。
这一观点得到多家头部券商响应。国信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等机构均认为,白酒行业有望在明年上半年触及“业绩底”,为后续复苏奠定基础。广发证券特别提到,电商平台对中高端白酒的价格冲击已减弱,高端酒需求对价格弹性较低,电商不再过度补贴,这一共识受到经销商广泛关注。
过去两年,电商平台通过“1499元抢茅台”等活动打破传统价格体系,成为冲击白酒流通定价的关键力量。消费者非即时用酒需求下,电商低价策略获得支撑,而酒企也借此快速扩张直营渠道。但随着行业进入存量竞争时代,线上直营与线下经销的冲突日益凸显,渠道利益失衡成为制约复苏的关键问题。
为应对挑战,头部酒企启动“稳渠道、保价格”战略调整。具体措施包括追加专项销售费用、提升渠道返利、强化窜货管控,从供给端稳定价格体系,缓解经销商压力。同时,销售考核导向发生转变,企业降低收入指标权重,提升出库率、网点数量、开瓶率等过程性指标考核比重,推动行业从“渠道压货”向“终端动销”回归。
这一转型标志着白酒行业从粗放式增长转向精细化运营。过去考核侧重“能否把酒卖给渠道”,对终端动销、消费群体触达等环节关注不足;如今则通过全链路考核,倒逼销售端聚焦库存出清和消费需求激活,从根本上推动行业价值回归。
行业基础仍具韧性。30岁以上男性消费群体构成约2亿人的稳定基本盘,为中长期需求提供支撑。尽管短期动销压力和渠道调整需时间消化,但券商理性研判、酒企主动破局与消费基数稳定,已共同勾勒出行业从“筑底企稳”到“逐步复苏”的路径。随着“报表-动销”拐点确认和春节旺季检验,白酒行业或有望开启新一轮健康发展阶段。
免责声明(上下滑动查看全部)
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使用本文内容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文章所载内容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