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上海一场土地拍卖活动落下帷幕,6幅地块成功出让,覆盖松江、徐汇、宝山、静安、杨浦等多个区域,总起始价高达约184.95亿元。此次土拍中,各区域地块的表现呈现出显著差异,市场分化特征明显。
静安区C070102单元的32-04地块及32-08地块地下空间成为本次土拍的焦点,其起始价在6幅地块中居首,达到70.9615亿元。竞拍过程中,该地块吸引了3位竞买人参与角逐,竞争尤为激烈,主要集中于1号与3号竞买人之间。3号竞买人展现出强烈的拿地意愿,多次在1号竞买人报价后迅速跟进,抬高报价。经过52轮紧张竞价,最终由招商蛇口、越秀地产、星狮、南通瑞宏置业组成的联合体以77.3715亿元成功摘得,溢价率约为9.03%。
对于该地块的成交结果,上海中原地产市场分析师卢文曦指出,尽管地块最终由招商蛇口联合体竞得,但溢价率并不高。这主要是因为地块总价高昂,能够承担的开发企业数量有限,且临近年底,企业需要更加谨慎地控制投资节奏。同时,虽然豪宅产品在上海市场热度较高,但供应量也相对充足,因此房企在拿地时降低了预期。
相比之下,杨浦区N090602单元D1-7地块的竞价过程则显得较为平稳。4位竞买人经过43轮竞价后,保利置业以26.162亿元竞得该地块,溢价率约为14.69%。而当日出让的松江区、宝山区以及另一幅徐汇区地块则均以底价成交。
卢文曦进一步分析认为,此次上海土拍呈现出三大特征。首先,市场分化现象依然显著,除了市区3幅热门地块存在溢价外,郊区地块均以底价成交。目前市场趋势较为明确,市中心项目销售压力较小,而郊区项目去化可能面临一定压力。其次,溢价率整体不高,3幅溢价成交的地块中最高溢价率仅为14.69%,与上半年相比,房企拿地态度更加保守。对于房企而言,市中心项目虽然畅销,但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加之年底临近,完成拿地任务的房企拿地积极性不高,尚未完成任务的房企也持谨慎态度。最后,国企央企依然是拿地的主力军。
同策研究院联席院长宋红卫则表示,从全国土拍情况来看,上海仍然是土拍热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然而,与前几轮土拍相比,本轮土拍虽然个别地块仍保持较高热度,但整体呈现出降温趋势,这主要体现在溢价率、参拍企业规模和出价预期等方面。随着“好房子”标准的落地,上海土地指标也在进一步优化,部分地块已不再要求中小套比例,这符合当前改善需求主导的市场方向。房企联合参拍或将成为未来趋势,由于市区地块资金规模大、开发难度增加,如风貌保护、地下开发以及商业运营等要求,因此强强联合、各取所需成为房企加强合作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