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福田区一家以硬件制造起家的企业——协创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协创数据),近日向港交所递交主板上市申请。这家成立二十余年的企业,已从传统存储设备制造商转型为AI算力服务提供商,2024年营收达74.1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140.2%至6.87亿元。
掌舵人耿康铭的职业生涯颇具传奇色彩。这位1974年出生于安徽亳州的创业者,1995年从大学毕业后即南下深圳,在富士康仅用三个月便晋升为课长。六年时间里,他轮岗工程、制造、采购等核心部门,为后续创业积累了全链条管理经验。2001年离开富士康后,他先后创办两家工厂,为联想等企业供应电脑配件,这段经历让他敏锐捕捉到内存条国产替代的市场机遇。
2005年创立的协创数据,初期专注于电脑存储产品。凭借在富士康积累的制造优势,公司迅速成为联想、IBM等品牌的硬盘代工厂商。随着智能手机兴起,产品线逐步扩展至手机主板等领域。2016年成为小米、360智能摄像头核心供应商时,年出货量已突破千万台。
真正的转型发生在2022年生成式AI爆发期。面对算力需求激增,协创数据开启"云-边-端"一体化战略:端侧通过智能摄像头等物联网终端实时采集数据,边侧利用SSD、NAS等存储设备进行本地处理,云侧则通过FCloud平台提供训推一体AI算力服务。这种将存储工具升级为智能生态的打法,使其在2024年全球智慧存储设备市场占据3%份额,消费级智能摄像机出货量市占率达6.6%。
为抢占AI算力市场,协创数据在2025年3月至10月间连续四次采购服务器,累计投入122亿元,超过2024年底73亿元的总资产。公司通过新增80亿元授信额度、40亿元服务器采购计划等融资手段解决资金压力,推动总资产在半年内激增至150.44亿元。这种激进策略获得市场认可——自2023年股价启动以来涨幅超十倍,市值突破538亿元,创始人耿康铭因此登顶亳州首富。
从商业模式看,协创数据构建了硬件销售与服务订阅的双重盈利体系。其产品矩阵涵盖高速低功耗的SSD存储设备、集成AI算法的智能终端,以及2025年上半年已部署价值超70亿元的算力服务器。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再制造业务,通过服务器回收翻新实现环保与盈利的双重目标。在2024年国内超10亿物联网设备的AI存储需求中,协创数据凭借硬件制造经验与云端服务能力,成功切分出特定市场蛋糕。
财务数据显示,2022-2024年营收复合增长率达53.4%,利润复合增长率129.1%。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9.43亿元,利润4.22亿元,毛利率从10.2%提升至16.6%。弗若斯特沙利文预测,全球数据存储市场将在未来五年从3000亿美元扩张至8000亿美元,协创数据的AI赋能存储模式,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