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BEAR科技资讯
网站首页 科技资讯 财经资讯 分享好友

并购热浪来袭!A股公司争抢拟IPO资产,产业整合加速

时间:2025-07-07 09:19:34来源:上海证券报编辑:快讯团队

近期,建龙微纳宣布了一项重大计划,拟收购汉兴能源至少51%的股权,而汉兴能源此前曾尝试在创业板进行IPO。这一消息引起了市场的广泛关注。

建龙微纳的这一举动并非孤例。据统计,自2025年以来,已有23家A股公司宣布并购拟IPO企业,且这一趋势正在加速。特别是自“并购六条”政策发布以来,已有40家A股公司披露了相关并购事项,其中31家公司围绕主业进行整合,9家公司则通过跨界并购布局新兴赛道。

深入分析这些并购案例,可以发现四大显著特点和趋势。首先,部分并购交易的估值明显低于可比IPO水平,显示出并购市场的价值洼地效应。其次,随着审核机制的简化和流程提效,并购的审核周期较IPO大幅缩短。第三,多元灵活的支付方式促进了并购交易的繁荣和成功率的提升。最后,当前并购活动主要集中在科技领域和“双创”板块,未来有望拓展至更多产业。

流程提效是并购市场活跃的重要因素之一。以富乐德为例,该公司通过发行股份及可转债购买富乐华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的事项,在重组新规发布后迅速获得深交所重组委审议通过,并在不到一个月内获得证监会的同意注册批文。这一案例充分展示了并购流程提效的成果。

支付工具的多元化也是推动并购交易繁荣的关键因素。在“并购六条”政策的鼓励下,上市公司综合运用股份、定向可转债、现金等多种支付工具,并采用分期付款等灵活机制,满足了不同交易对方的多元化诉求。这种多元化的支付方式既缓解了上市公司的现金流压力,又通过股票绑定实现了利益共享。

并购交易估值的优势也是驱动市场活跃的重要因素。据统计,上述40个并购案例中有10家拟IPO企业包含明确业绩承诺,其平均并购市盈率约为14.36倍,显著低于A股新上市公司的平均发行市盈率。这种估值差异使得并购成为拟IPO企业实现资本化和产业协同的高性价比路径。

从行业分布来看,并购标的主要集中在电子与半导体、能源、新材料、软件和装备制造等行业。这些企业大多拥有明确的技术壁垒和细分领域优势,且大多选择冲刺创业板或科创板。随着并购市场的繁荣和交易逻辑的演进,预计将有更多传统行业的拟IPO企业通过并购重组进入A股市场。

然而,并购交易也伴随着不确定性和挑战。截至目前,上述40起并购交易中已有10起终止,主要原因包括交易双方未能就交易价格等核心条款达成一致。为有效管理风险,监管部门已构建多层次防控体系,要求上市公司在收购未盈利资产时设置中小投资者保护条款,并强化信息披露。同时,分期收购、业绩对赌等机制的广泛应用也将交易风险分散到更长周期。

在估值优势和审核提效的双重驱动下,并购已成为拟上市企业实现资本化和产业协同的重要途径。对存量上市公司而言,当前也是获取优质资产、切入新兴赛道的绝佳窗口期。只要信息披露、估值定价和业绩对赌等监管措施得当,资本市场有望在并购驱动的“理性繁荣”中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产业的加速升级。

更多热门内容